张策在南梁

陇东报 2019-10-22 00:50 大字

1933年10月初,陕甘边红军临时总指挥部在合水县包家寨召开会议。会后,为尽早在南梁建立新的根据地,刘志丹、高岗等红军领导人派张策先期前往南梁开展群众工作。

张策是陕西高陵人,当时只有19岁,而南梁的群众多数是晚清、民国初期从陕北逃荒而来的移民,这给张策和当地百姓在语言交流上带来了困难。为掩护身份,张策扮成讨饭的乞丐,每到一村一庄便讨饭,走累了就近找个破旧窑洞住下。他一路上边走边打听,沿桥山山脉的沟壕梁峁、大山森林,手提着梢棒,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走,走了数月,又累又饿的他终于来到了大山深处的“南梁堡”。

他到村子里的几户人家讨饭,由于语言上的差异,村子里的人们以为他是土匪的探子,谁也不愿给他饭吃,见到张策就把门关上。无奈之下,他想到了刘志丹在他临行前的叮嘱,到了南梁堡就找马大爷、郑大爷、刘寨头,他们都是当地有声望的哥老会龙头大爷,并给他写了简短的介绍信。

张策来到南梁堡西边山峁下的一户人家,他试着叩响了大门,开门的是一位年轻的小媳妇,问明来意,年轻媳妇给他盛了一碗稀饭,一个馒头,张策便大口吃了起来。坐在炕头上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正拿着一个水烟壶抽水烟,此人正是当地有名的马大爷。此时,马大爷等张策吃完饭后问道:“小伙子,你是哪里人,从哪里来?”张策一一做了回答。

张策也打量起了眼前这位面相憨厚的中年男子,试探着打听。经一问一答,张策确认了眼前的这位就是自己要找的人,便从内衣口袋里掏出了刘志丹给马大爷、郑大爷、刘寨头的信递给了马大爷。马大爷看过信后,知道张策是刘志丹派来做群众工作的,便以表侄的身份安排张策住在自己家。之后,在马大爷、郑大爷、刘寨头的帮助下,张策很快熟悉了这里的情况,群众工作顺利地开展了起来。

1933年12月中旬,习仲勋在宜君、平定川、豹子川养伤、养病,为了他的安全,经刘志丹提议,在当地几个哥老会大爷的帮助下也来到了南梁堡。习仲勋到南梁,伤情、病情仍然未好,张策把习仲勋安排在南梁堡西南边的雷崾子张怀真家中养伤。

1934年春,大病初愈的习仲勋和张策共同开展工作,他们每到一地进行村村演讲,户户动员,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先后建立起金岔沟第一个农民联合会,农民代表白养珍为政府主席;在白马庙建立起当地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同时以南梁堡为中心建立起五个赤卫军大队。1934年2月,在张策的主持下,在马大爷家的院子里召开了陕甘边区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到会代表100多人,此次会共开了3天,第一天在马大爷家的院子里,第二、三天在南梁堡开,会上选举习仲勋为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主席,白天章为副主席,贾生秀为肃反委员长,张步清为土地委员长,高敏珍为妇女委员长。由于新当选的大多数为老百姓,斗大的字不识一个,所以政府工作名义上由各委员承担,实际上工作都是由习仲勋、张策去搞,张策担任政府秘书,就连后来的列宁小学课本也是由张策执笔编写的。

1934年11月7日,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受陕甘边特委的派遣,张策到陕北担任赤安县苏维埃政府秘书,从此他离开了南梁。

新闻推荐

从一副对联看合水棚户区改造

(接1版)2016年5月,合水县出台了《旧城与棚户区改造征收补偿安置办法》,对工作人员、领导干部、拆迁户、补偿标准等进行明确规...

合水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合水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