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庆 为民解忧 甘作群众“推销员”
本报记者 李兆奎 何强
“王书记,我在山里捡了几斤野生黑木耳,你给我帮忙卖了吧。”
“没问题”
“王书记,我家里还有一些土鸡蛋,你快帮我发个‘圈’吧。”
“行行行,没问题”
……
在合水县太莪乡黑木村,来找驻村第一书记王冠庆帮忙卖农产品的贫困群众越来越多,在村民眼里,王冠庆已经成了他们的“销售总代理”。
用心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黑木村属子午岭林缘村,村民农闲时会在山里捡些野生山货来贴补家用,王冠庆便利用微信朋友圈,帮当地群众销售黑木耳、土鸡蛋、小米、红小豆等农特产。
今年38岁的王冠庆,是合水县委宣传部的一名干部,2018年3月,他主动向单位申请到太莪乡黑木村担任村第一书记。
“村里没有像样的产业,村民没有持续增收的渠道,有的群众居住的过于偏远、分散,吃水也不方便……”王冠庆说,这是他来对黑木村的第一印象,“虽然条件落后,但是村民想脱贫、想致富的愿望很强烈。”
万事开头难,要想让群众脱贫致富,就得了解群众的需求,和群众打成一片。
刚驻村时,村民对王冠庆态度冷淡,认为他只是来走走过场、做做样子,隔段时间又会换来一个“新人”。为此,王冠庆走东家访西家,在黑木村的田间地头,在晚归休憩的农户家中,在风里、在雨里,了解村情民意,尽快掌握群众的所思所想。
“村里以前也有来驻村的第一书记,但都是在办公室里待的多。王书记则不一样,每天你见到他的时候,他总是在去群众家里的路上;你见不到他的时候,他一定在群众家里了解情况,熟悉户情。”太莪乡黑木村党支部书记刘宗艺说。
在驻村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王冠庆起早贪黑,走遍了黑木村的角角落落,特别是全村109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家,连他自己也记不清究竟去过多少遍。
如今,村民一见到王冠庆,就打开了话匣子,发展产业的想法、家长里短、邻里关系都要跟王冠庆唠叨唠叨。
一心为群众多做实事
村民党建军家里经济困难,一家人一直住在3孔旧窑洞里,属于典型的贫困户。王冠庆了解情况后,暗下决心,一定要让他们住上新房。2018年4月,在王冠庆的努力下,终于为党建军家申请到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补助10.6万元,新建了砖混结构房屋3间半。
“能住上新房子,多亏了王书记。他不仅为我们申请了扶贫政策,盖房时,他还隔三岔五地来看进度。”党建军妻子满怀感激地说。
王延兴是王冠庆的帮扶户,他家仅靠王延兴一人干体力活维持生计,生活艰难。王冠庆帮他量身制定了“脱贫套餐”,让王延兴一家顺利摘掉了“穷帽子”,过上好日子。
2018年,在王冠庆的协助下,黑木村完成10户异地扶贫搬迁群众的住房建设项目,新建、改建、扩建卫生厕所30户,积极实施住房提升改造8户。
为全村发展出谋划策
黑木村共辖5个村民小组,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地膜玉米、外出务工为主,村集体资产几乎为零。由于资金、视野、市场等因素的限制,村上虽然做了很多努力和尝试,但仍然难以摆脱贫困。
为了让村民致富有产业,增收有门路,王冠庆以全市实施的“331+”产业扶贫新模式为契机,动员村里89户贫困户入股庆阳红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户带来三方收益:一是以土地入股收益,合作社每年为土地入股农户每亩保底分红500元;二是优先招录贫困户务工,预计可使贫困户户均务工年收入达1万元;三是赠送分红,果树挂果后,合作社每年向涉及农户赠送10到15株果树的净收益,户均可增收3600元至5400元。
在“331+”产业扶贫模式的带动下,王冠清带领黑木村发展起了生态野猪养殖,为全村27户贫困户争取扶贫产业补助资金31.76万元(贫困户每户1.28万元,兜底户、巩固提升户每户1万元),每户补贴购买野猪仔入股合作社全托管养殖,年底可分红3670元。同时,按照“一户一策”方案需求,采取合作社联营模式,由腾飞林下野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兴星源养殖专业合作社建立合作关系,入社的贫困户预计户均年可增收3000元。
“虽说驻村的时间不长,但是王冠庆干事踏实、待人热情,很接地气,谁家有个家长里短都乐意找他,跟自己亲人一样。”刘宗艺说。
新闻推荐
合水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工作人员免费为该县中心敬老院老人做体检
3月13日,合水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工作人员免费为该县中心敬老院老人做体检。据悉,合水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都组织人...
合水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合水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