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施策 推进“厕所革命”

陇东报 2019-03-11 01:00 大字

本报记者 何强 通讯员张关宏

“以前家里的厕所就是挖一个土坑,放两块砖,又脏又臭,尤其到了夏天,气味难闻,苍蝇蚊子到处乱飞。现在我们用上了干净、卫生的新式厕所,脚一踩水一冲,既卫生又美观,真是太好了。”谈到改厕后的变化,合水县店子乡村民赵洋洋脸上绽放出了幸福的笑容。

合水县通过不断探索实践,有序推进改厕工作,但也出现了粪便收集难、天冷过冬难、缺水使用难、试点推广难等问题。对此,合水县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量力而行的原则,不搞一刀切和齐步走,积极推广三格式、双翁式和粪尿分集式化粪池厕所。赵洋洋便是其中一户。“新建的水冲式厕所占地空间小,既方便又实用,我还在厕所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他指着新改建的厕所高兴地说。

赵洋洋家以前用的是旱厕,夏天蚊蝇乱飞,冬天难打扫,让全家人都感到很头疼。店子乡在店子村试点实施“厕所革命”后,赵洋洋率先在后院新建起了双翁漏斗化粪池,室内厕所污水全部排入化粪池中,告别了过去臭味难闻的时代。

旱厕的历史由来已久,改厕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改变了群众的生活习惯。“为了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把改厕与美丽庭院评选相结合,对改厕工作做得好的农户奖励500元到1000元,鼓励群众主动改厕,目前全村已改造110户。”店子村党支部书记朱学录告诉记者。

为赢得群众支持,合水县各级干部深入村户调查摸底,了解基础条件,倾听群众意愿,反复向群众宣讲政策,帮群众分析旱厕污染危害,通过微视频和微短信宣传改厕的方式和益处,营造了浓厚的舆论宣传氛围。同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结合危房改造项目、易地扶贫搬迁、惠农政策补助,鼓励群众自筹资金改厕。“今年新建厕所花了1600元,验收通过后,政府还给我补助了1000元。”店子乡连家庄村村民李得江说。

新闻推荐

张芳 电商铺就致富路

本报记者陈思见习记者南力“村里外出打工的人收入还没我高,用好电商平台,守在农村照样赚钱。”1月22日,在合水县吉岘乡罗家...

合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水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