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赵世川 巧手“凝固”艺术之美
本报记者 陈思 实习生 胡文韬
一只顶针,一把梳子,一个面刀,小小的面团经过合水县老城镇青年赵世川的手,就会变成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面塑。这位“90后”民间艺人,从幼年起就跟随奶奶、妈妈捏面人、做花馍。近年来,他的面塑手艺逐渐成熟,作品不断走出庆阳,走向国外,用传统面塑向人们传递庆阳民俗之美。
痴迷面塑的“农家娃”
生于1990年的赵世川对面塑有着说不出的痴迷。“小时候村里谁家有红白喜事,我奶奶和母亲就会去帮着做花馍馍、做贡食,我经常在她们做这些东西时,跟在她们身边拿一块面捏着玩。”赵世川回忆说,在面塑设计、制作上,奶奶和母亲是他的启蒙老师。
传统的合水面塑造型立体,色彩艳丽,吉祥喜庆,融合剪纸、雕塑、烹饪等多门技巧于一体,与花卉、果品相比,面塑成品存放时间也相对长久,是合水当地红白喜事上的必备之物。赵世川认为,这门传统手艺有着神圣高尚的属性。
2月23日,记者在赵世川家中看到,一组名为《传承》的面塑作品刚刚完成。赵世川告诉记者,这组作品所展示的是年幼的孩子跟着年迈的祖母学习面塑,这是他幼年的真实经历,也寄托着民间艺术代代传承的美好寓意。“面塑给我的生活带来乐趣,创作过程开发脑力也锻炼动手能力,使用的材料健康无害,很值得青少年尝试。”
潜心学艺的“创作者”
高中毕业后的赵世川和合水当地很多青年一样,走上了外出务工之路。从事烹饪工作的他,在工作中总结了许多雕塑与烹饪技巧。“学了手艺,做面塑更顺手,表现力更强,但艺术气息还是很欠缺。”赵世川说。
外出务工期间,赵世川对艺术的追求仍未磨灭。2007年,他独自来到北京,跟随工艺美术大师白学彬学习面塑技艺,在掌握一定雕塑、烹饪手艺的基础上,将面塑传统手法与工艺手法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面塑风格,改变了合水面塑保存难、开裂的难题。“上色点彩对细节要求非常高,细节把握好了,做成的面塑表面光亮,不易干裂,否则就很难看。成形后的面塑大多为圆雕造型,扁平状,这样的面塑既宜于平放和吊挂,又宜于晾干。另外,色彩除了大面积的品红、黄、绿以外,还用少量的白粉、钴蓝柞点缀,最后用墨线细致勾勒,整体感觉活泼跳跃,绚丽多彩。”赵世川对面塑制作颇有心得。
中国面塑历史悠长,以其生动、活泼的形象丰富着人们的生活,深受大家喜爱。赵世川告诉记者,合水面塑深刻地反映了合水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充满了鲜活的野性生命风采。一直以来,面塑作为一种非遗文化,不断完善、不断发展,既具观赏价值又具审美价值。从事面塑创作,让他深刻领会了这门艺术的独特美感与存在价值。
传承面塑的“艺术家”
2009年,赵世川的面塑作品《天姿》被北京民族文化宫收藏,并被北京民族文化宫录用担任民族宫宴会面塑展台设计者。2012年,回到家乡的赵世川全身心投入面塑创作,创作出许多栩栩如生的作品,《千手观音》《敦煌飞天》《欢天喜地》等作品被西峰区文化馆收藏。2015年,他的作品《荷塘月色》《秋收》《太公钓鱼》被合水县文化馆收藏。2016年,赵世川代表甘肃省非遗面塑赴埃及参加中埃文化年展演,创作的作品受到埃及民众和当地华人喜欢。2018年,赵世川代表合水面塑艺人赴蒙古国乌兰巴托参加甘肃文化旅游周活动,他的作品《京剧人物》《南极仙翁》受到蒙古国群众喜欢。
如今的赵世川,在乡邻中是远近闻名的“面塑大师”。由于工作原因,赵世川很多时候都要忙于挣钱养家。但只要一闲下来,他就开始创作。“想要做好一个面塑作品,不但要用心巧妙,创意新颖,还要有足够的定力,塑形力度要拿捏精准,绘画着色更要注重细节。”赵世川说,“我希望有更多人通过我的作品认识庆阳,更希望有热爱传统技艺的年轻人和我一起做面塑,一起继承、传承面塑技艺。”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何强通讯员谢丽娜“以前家里的光景不好,我结婚时还借了外债,家里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就靠我农闲时节打零工,挣一点钱...
合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