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18年度(第三届)“陇原工匠”“提名陇原工匠”揭晓 选树行业精英 弘扬工匠精神 激发创造热情 发挥引领作用
杨子海
孙耀恒
王小康
杨秉松
谢成俊
张海波
王多明
王海滨
王一
杜永卫
张克红
刘生红
董居安
李少坤
李通国
赵成德
王立年
薛庆国
孙志州
魏涛
10名“陇原工匠”事迹简介
杨子海
男,汉族,甘肃武威人,出生于1969年2月,专科学历,中共党员,高级技师,1988年7月参加工作,兰州石化公司化肥厂动力车间技能专家,兰州石化“锅炉运行工作室”领衔人,中油集团公司技能专家,国家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高级考评员。他组织相关人员开展了降低天然气消耗、降低蒸汽成本等技术攻关,解决了脱硫塔运行周期短、烟气氨逃逸高等技术难题,总结出不停炉清焦、“三段五法”控制NOX法等技术创新。他主导的技术项目,获兰州石化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省部级4项,累计创效超过千万元。以其命名的“甘肃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在立足于解决生产难题的同时,着眼于培养接需型骨干人才,累计培养高级技师3名,技师7名,班长5名。曾荣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技术能手”“甘肃省劳动模范”“兰州石化首届工匠”等荣誉称号。
孙耀恒
男,汉族,甘肃合水人,出生于1983年3月,本科学历,中共党员,高级技师,2007年3月参加工作,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该同志多年坚守教学一线,钻研技术、勇挑重担,解决了多项数控加工难题。负责西北铜加工厂“拉伸模”模具的加工,挽回了设备停产造成的损失。负责甘肃恒诚机械有限公司“铜锭认证字模”的加工,填补了小刀具加工硬材质小模具的空白。负责某科研所“电热炉”筒体加工,解决了大直径薄壁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难题。指导学生参加数控技能大赛,有五人获得省级第一名。由其命名的“国家级孙耀恒大师工作室”,完成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8篇,编写数控专业校本教材5本。曾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甘肃省技术标兵”“甘肃省优秀指导教师”“德润白银最美敬业奉献者”“甘肃省最美人物”等荣誉称号。
王小康
男,汉族,甘肃天水人,出生于1982年1月,本科学历,中共党员,工程师,2008年7月参加工作,酒钢(集团)公司东兴铝业嘉峪关电解四作业区作业长。该同志从事铝电解生产管理十余年,一直潜心钻研铝电解技术,曾参与公司技改创新项目数十项,获得多项省市级科技成果奖。创建了“王小康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发挥技术攻关堡垒作用的同时,逐步成为公司技术人才的“摇篮”。2016年参与公司《炭阳极降耗实践》项目攻关,创效1000万元,荣获2016年第九届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2017年负责甘肃省重点研发科技支撑计划工业类项目——《高品质Al99.90产品开发》,制定Al99.90在普通铝电解槽生产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填补了行业空白,为公司创效2000多万元。负责牵头《500kA铝电解系列成本管理》项目,挖潜增效1100多万元。曾荣获“嘉峪关市劳动模范”“甘肃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杨秉松
男,汉族,甘肃武威人,出生于1968年9月,技校学历,中共党员,仪器仪表工高级技师,1988年8月参加工作,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镍钴研究院一线职工。该同志立足岗位创新,先后发明出耐高温抗粘结全特氟龙氧化还原电极,使用寿命比国际知名品牌的电极提高80倍。研发出萃取液在线色度计等有色冶金急需的测量仪28种,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发明的人工智能模糊控制器,性能超过美国、德国、日本等知名品牌控制器,解决了水汽、泥浆工况下地坑液位的自动控制技术难题。取得20项专利授权和40项软件著作权。获国际发明、全国发明展、公司技术创新成果等奖励30多项,年创效益达2800万元以上。其作品先后获得“中国仪器仪表发明奖”“第九届国际发明展金奖”“全国发明展银奖”。个人曾荣获“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甘肃省技能大师”“金昌工匠”“金川集团公司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谢成俊
男,汉族,甘肃永登人,出生于1968年4月,中共党员,硕士学位,研究员,1994年7月参加工作,兰州市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农作站站长。该同志通过引进新品种,建立生产基地,全面系统地研究并推广高原夏菜产业体系,使得高原夏菜成为全国知名品牌。用菜花杂交品种代替常规品种,比当时种植的常规品种亩产增加2000多斤、增值1600元,种植面积每年30多万亩,效益4.8亿。第一个引进的青梗松花花椰菜、大芥兰,种植面积全年超过了10万亩,效益显著。主持的项目“联户联保”农产品质量监管模式在全国推广。主持的3个项目成果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多项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取得5个国家专利。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甘肃省劳动模范”“兰州市劳动模范”“甘肃省12316工作优秀专家”“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张海波
男,汉族,甘肃灵台人,出生于1983年11月,专科学历,中共预备党员,高级技师,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银川电务段平凉信号车间信号工。该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刻苦钻研技术业务,不断总结出信号设备维护的新方法,认真践行信号工高级技师职责,安全、优质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以其命名的“信号工铁路技能大师工作室”,完成30号大号道岔调整方法、交流电流钳在ZYJ7液压道岔动作电路混线接地故障查找中的应用、永杰电源电缆接地混线查找法等技术攻关10多项,参与编写专业书籍20多套,指导处理现场疑难故障45件,举办高技能人才培训班、“兰铁工匠”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班15期,累计为电务段培养出高技能人才150余人,被评为电务系统金牌教练。曾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全路新长征突击手”“全路火车头奖章”“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路首席技师”“铁路工匠”等荣誉称号。
王多明
男,汉族,甘肃兰州人,出生于1968年12月,专科学历,中共党员,高级技师,1985年12月参加工作,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维修中心副主任。该同志立足本职岗位,设计研制出了钎焊装置系统,探索出了最佳的钎焊工艺参数,填补了中核集团钎焊技术的空白。经过15年的不断摸索钻研,确定了满足设备焊接技术要求的填充材料,保证了公司生产科研的顺利实施。为公司小改小革提出合理化建议120多项;完成科研技改项目21项;专用工装夹具30多套;创新成果5项;编写QC活动报告17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产生经济效益达3000多万元。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中华技能大奖”“甘肃省技术标兵”“陇原技能大奖”“甘肃省国防工匠”等荣誉称号,2016年成立以其命名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王海滨
男,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出生于1972年9月,专科学历,中共党员,高级技师,1990年参加工作,甘肃长风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精
密加工中心铣工组长,长风公司数控铣专业首席专家,甘肃省和省国防系统专家库成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该同志主要从事薄壁零件和微波器件加工,运用于国家重点军事装备。通过小改小革和工装夹具的改进,解决了许多工艺技术难题,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企业创造了上千万元的经济效益。以他命名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解决了企业在数控加工生产中的很多技术难题,发挥了技能领军人才的引领示范和传帮带作用。2006年9月参加甘肃省铣工省级决赛获得第一名,曾荣获“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甘肃省陇原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王一
男,汉族,甘肃静宁人,出生于1975年1月,专科学历,中共党员,工程师,1998年11月参加工作,甘肃省静宁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技术民警,刑事科学技术室指导员兼图侦中队中队长。近年来,该同志勘验各类案件现场近千起,利用痕迹物证破获本地案件100余起,出具痕迹物证检验鉴定100余份,全部被法庭采信。他通过指纹比对破获本地和外地案件1068起,具有全国影响的案件6起,故意杀人案件6起,抢劫、强奸、绑架等八类暴力重特大案件和特大盗窃案件62起,破获的案件涉案价值总计两千多万元。曾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国优秀技术人才”“甘肃省优秀人民警察”“甘肃省优秀共产党员”“甘肃省爱岗敬业道德模范”“2016年度工行杯——感动甘肃十大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荣获个人一、二等功各一次。
杜永卫
男,汉族,甘肃酒泉人,出生于1960年4月,大专学历,九三学社,雕塑家,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酒泉市敦煌艺术研究中心负责人。他扎根敦煌40年,创造了敦煌研究史上的四个之最,即最大的彩塑临摹——莫高窟158窟长12.5米的卧佛像;最大的彩塑修复——复原莫高窟96窟7米之长的大佛双手;最大的彩塑再造:重新塑造了榆林窟6窟弥勒佛像;最多的彩塑临摹者,题材涉及佛像、弟子像、菩萨像、天王像、涅槃像、交脚弥勒像、供养菩萨像、飞天影塑等各类造型达百余件之多。2013年与兰州交通大学艺术学院合作,申报课题《敦煌泥彩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被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项目立项。他以传承和展示敦煌彩塑制作技艺以及敦煌艺术模本为宗旨,打造的“莫高里工匠村”向社会展示了古老敦煌艺术的创造情景和技艺魅力。曾荣获“酒泉市领军人才”“敦煌市飞天工匠”等荣誉称号。
10名“提名陇原工匠”事迹简介
张克红
男,汉族,四川巴中人,出生于1969年9月,专科学历,中共党员,高级技师,1991年1月参加工作,中国兵器集团含能材料制造领域的技术骨干,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含能材料分公司化工四厂101生产线技术专家。该同志先后组织实施多项101生产线工艺创新和设备改造项目,10多项成果获银光集团技术创新奖,拥有授权发明专利2项。组织生产的多项产品达到亚洲领先,世界先进水平,广泛运用在国家军事领域中,成为我国兵器工业101生产线建设过程中不可多得的中坚骨干。参与攻关《离心机过滤实验》项目,成功将离心过滤工艺应用到含能材料领域,开创了我国火炸药生产线离心过滤的先河,每年为企业创效6000余万元。主持完成《奥克托今生产线产能提升的工艺研究》获银光集团技术创新一等奖,新增经济效益2000余万元。曾荣获“白银市铜城工匠”“银光集团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刘生红
女,汉族,甘肃靖远人,出生于1975年12月,本科学历,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国网平凉供电公司地区调度班班长,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调度技能专家人才。该同志参加工作以来,长期坚守在变电、调度生产一线,成为青年技术人才的带头人。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时,她作为当值调度员,没有脱离岗位赶紧逃生,而是忠于职守,及时调整运行方式保证了电网安全。电网出现较大的突发事件,她都第一时间赶回调度室,协助调度员指挥电网异常及事故处理,尽快使系统恢复正常。调度班先后获得“甘肃省工人先锋号“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工人先锋号”“平凉市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本人曾荣获“国家电网公司优秀调度员”“甘肃省青年五四奖章”“甘肃省技术标兵”“甘肃省技术能手”“平凉市劳动模范”“甘肃电力十大优秀青年”“甘肃省电力公司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
董居安
男,汉族,山东掖县人,出生于1965年5月9,初中学历,高级技师,1985年7月参加工作,甘肃一安建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焊工班班长。该同志熟练掌握电弧焊、氩弧焊、CO2气体保护焊、下向焊、铝焊、铝合金焊等焊接技能。与技术人员认真研究各种材料属性,自主创新了不锈钢复合板焊接技术,被评为“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甘肃工程建设省级工法”。参建的工程荣获“飞天奖”“中石油优质工程金奖”“甘肃省科技示范工程”“甘肃省科技进步奖”;在兰化炼油厂及兰州石化公司设备安装、维修和压力容器焊接中成为一安公司焊接工程免检第一人。2007年获得甘肃省青年职工技能大赛建筑系统电焊工决赛第一名,2009年获得甘肃省焊工技能大赛第一名。曾荣获“甘肃省技术能手”“甘肃省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甘肃建筑行业十优工匠”等荣誉称号。
李少坤
男,汉族,河北博野人,出生于1965年10月,中技学历,中共党员,高级技师,1989年11月参加工作,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北铅锌冶炼厂维修车间综合维修班班长。该同志先后组织、参与并完成了130多项技术攻关和技术改造项目,并积极参与技术交流和科技创新活动。针对“22千伏滤波一次系统”设备的老化,开车率低,功率因数偏低(0.69),电能损耗大,他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设备运行状况,经过两个月紧张地改造和调试,使设备投入运行后整流系统功率因数达0.98,年减收电费112.8万元,年增收电费1374.4万元。创建的甘肃省“李少坤劳模创新工作室”,攻克技术难关100余项,培训2000人次,创新改革50余项,直接经济效益达1000余万元,为企业生产经营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曾荣获“甘肃省劳动模范”“中国铝业杯第五届有色行业技术能手”“甘肃省技术能手”“甘肃省技术标兵”等荣誉称号。
李通国
男,汉族,甘肃定西人,出生于1963年11月,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正高级工程师,1986年7月参加工作,甘肃省地质调查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2015年聘为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该同志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和省部级项目9项,多项科研成果填补了甘肃省该类研究工作的空白。主持完成的全省稀有金属找矿工作取得了新突破,结束了甘肃省无独立稀有矿床的历史,为使甘肃省未来进一步确立国家级三稀金属矿勘查开发基地作出了重要贡献。主持完成的“甘肃省西和县大桥探明超大型金矿”科研成果获2017年度中国地质学会全国十大地质找矿成果奖。在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2篇,2018年待出版专著4部,其中第一作者2部,第二、三作者各一部。曾荣获“甘肃省新长征突击手”“第三届甘肃省青年地质科技奖”“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赵成德
男,汉族,甘肃岷县人,出生于1964年1月,本科学历,政治面貌为民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洮砚”传承人,1984年参加工作,甘肃洮砚开发公司董事长。该同志1989成立岷县洮砚厂,1992年在省会兰州成立甘肃洮砚开发公司,2006年成立了甘肃承德洮砚文化研究院、甘肃华夏文化博览中心、北京华夏陇萃文化交流有限责任公司、瓜州龙翔洮砚开发公司。制作“九九归一”砚,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作为庆回归的礼物赠送给香港特区政府。他带领50多名砚工历时三年精雕细琢而成洮砚制作中的“两弹一星”——重达118吨的“爱我中华腾龙”砚、129吨的“圆梦中华翔飞砚”和重达19吨的“一带一路”砚。2005年当选为甘肃省青年联合会常委,2009年当选为甘肃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曾荣获“中国企业改革与创新十大风云人物”“甘肃省十大杰出青年”“甘肃首批全省宣传文化系统拔尖创新(经营管理)人才”等荣誉称号。
王立年
男,汉族,甘肃酒泉人,出生于1981年3月,专科学历,中共党员,工程师,2000年8月参加工作,兰州三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产品设计开发中心主任。该同志带领团队开发的毛精纺金属丝形态记忆、多功能、多元组合、优亮礼服、ECOWASH机可洗羊毛、功能性面料填补了毛精纺行业、省内毛纺行业的空白,毛精纺柔丝系列产品保持市场占有率第一。开发的新品承接大批面料订单500万米以上,销售金额达到3.5亿元,为企业创造利润3000万元。开发的新品获得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银奖”、中国生态环保面料设计大赛“最佳生态环保技术应用奖”、甘肃省首届“创新杯”工业设计大赛“优秀奖”、兰州市工业设计创新大赛“三等奖”。15个新品获得中国流行面料、中国时尚面料设计大赛、中国生态环保面料设计大赛优秀奖,全国毛纺“唯尔佳”优秀新产品评比一、二、三等奖。2016年入围全国十佳纺织面料设计师。
薛庆国
男,汉族,河南孟县人,出生于1975年9月,高中文化,技师,1992年12月参加工作,甘肃路桥四公司隧道机械化施工班组负责人。该同志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甘肃路桥四公司工作,先后参建过永古、临合、南绕城、两徽等14个项目。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维修队伍,加强设备故障的动态管理,对关键部位进行实时监控,大幅度降低了故障停机的时间。健全设备维修档案,对设备发生故障的时间、部位、原因及解决方法和解决过程予以详细记录和保存,以便在日后的维修工作中参考、借鉴。将“管、用、养、修”工作落到实处,把设备管理工作做到层次分明,结合实际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不同的维护和保养,提高了机械化班组施工设备的利用率。曾荣获“全国交通运输企业设备管理优秀工作者”“全国交通技术能手”“第二届最美路桥人”“路桥好工匠”等荣誉称号。
孙志州
男,汉族,甘肃天水人,出生于1986年11月,本科学历,工程师,2008年12月参加工作,省广电网络公司天水分公司网络运行部副经理。该同志研究开通多项新业务,制定了全市广播电视网络乡镇机房建设方案,完成全市乡镇机房建设、业务的开通;主持完成天水两区五县PTN传输系统的建设、业务的调测,并规划设计各县区PTN环网组网,提升县(区)到乡(镇)传输网的带宽,保证传输稳定性。2011年、2012年天水市遭遇多年罕见的暴雨洪灾,公司天水至陇南段省干线路全线摧毁,他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线路抢修重建工作中,不分昼夜,爬山涉水,架线熔纤,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执着于每一芯光纤的熔接质量,专注于每一个挂钩的布放,与自然灾害抢时间,为快速恢复干线网络争分夺秒。曾取得第二届全国有线广播电视机线员职业技能竞赛三等奖。曾荣获“甘肃省技术能手”“全国广播电视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魏涛
男,汉族,甘肃兰州人,出生于1983年5月,专科学历,中共预备党员,高级工,助理工程师,2005年7月参加工作,兰州西固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检修部焊接班焊工。该同志从事焊接工作13年,练就了一手过硬的焊接技术,长时间保持较高的焊接合格率,是公司焊接专业的技术骨干和操作能手。在出色完成自己任务的同时,积极协助同事,参与攻关、出谋划策,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迎难而上,在团队中带起了一股传帮带的良好氛围,使整个焊接团队拧成一股绳。在第三届北京“嘉克杯”国际焊接技能大赛荣获“最佳表现奖”和“优秀选手”称号,在第五届全国职工技能大赛焊工甘肃赛区选拔赛获得第九名。曾荣获“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中央企业技术能手”“甘肃省技术标兵”“甘肃省技术能手”“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劳动竞赛先进个人”“甘肃省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
新闻推荐
本报见习记者南力今年53岁的王廷乾看似普通,却有着一股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创业精神。“只要认准目标,能吃苦,有恒心,就没有...
合水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合水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