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吃饱”到“吃好”

陇东报 2018-12-10 01:00 大字

本报见习记者 南力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百姓生活的头等大事。改革开放前,物资比较匮乏,粮食短缺,而且还限量,每个家庭的粮食都是凭票供应,一旦家里人口过多,规划不好,就会挨饿。

“我家现在还有些当年的粮票,票面有一市斤、二市斤、五市斤。”近日,家住西峰区育才东路某小区的唐粉梅告诉记者,那时她家有6口人,一月拿粮票只能买到100多斤的粮食,而白面和大米只有10多斤,剩下的全是玉米面。

回忆起年轻时的生活,71岁的唐粉梅说,在那个年代,男丁多的家庭,每月等不到月底粮食就会吃完,没有粮食吃就挖野菜、苜蓿吃。“有一年大旱,粮食比较少,我就带儿子去固原投奔亲戚,去了两个多月,回来时,三个女儿因为一直吃苜蓿,脸色都有点变绿了。”唐粉梅说。

在唐粉梅的印象中,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民种粮却吃不饱,一日三餐几乎没什么油水,逢年过节才能吃上一顿饺子,吃上几两肉,老百姓的餐桌上最常见的就是用粗粮制成的窝窝头等。

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老百姓家里有了余粮,每顿都能吃得饱。

今年54岁的杨晋兴来自合水县,在他的印象中,改革开放初期,玉米、高粱面及小米仍然是餐桌上的主要食物,白面仍很难每顿都能吃到。

杨晋兴告诉记者,老百姓可以吃饱饭,是从1978年“包产到户”以后开始的,农民家里有了余粮,副业也得到了有效发展,吃饭的问题才有所变化。

“那时,虽然生活条件变好了,但大家平时还是舍不得吃,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鸡鸭鱼肉才会端上饭桌。”杨晋兴说。

记者了解到,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老百姓的生活逐渐富裕起来,一日三餐已经不再像过去那么单调,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两个荤菜。也是那时起,餐饮业迎来蓬勃发展,人们对吃也越来越讲究。

12月1日,家住西峰区九龙路的高晓霞女士走进天禾菜市场,拿起菠菜看看放下,又拿起西红柿挑挑拣拣。

“今天正好是周末,我来买点新鲜蔬菜。”高晓霞说,“以前吃饭只是为了填饱肚子,如今,吃饭却成了一种文化,一种情怀,人们的饮食更加精细化。吃一顿饭不再以填饱肚子为主要目的,而是开始讲究营养,讲究健康。”

改革开放40年来,老百姓从吃不饱到吃饱,再到吃好吃出健康,饮食的变迁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间百姓生活的提高。

新闻推荐

合水老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

本报讯(通讯员张关宏)今年以来,合水县老城镇把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生活质量的有力抓手,长远谋划,精心组织...

合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水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