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家: “农业机械化让农民种地更轻松”
文/图本报记者 何强
犁、耙、耧这些曾经和农民耕作息息相关的物件,现如今,已经慢慢成为群众耕地历史上的回忆。但它们却见证着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耕作方式的新变化。
9月27日,在合水县老城镇牧家沟的村史馆里,记者看到了以前群众耕地用的木犁。“现在,农村已经很少见到了,这个木犁是我们村修建村史馆的时候,村里的王治家老人捐赠的。”老城镇牧家沟村党支部陶志义对记者说。
年过花甲的王治家是土生土长的牧家沟村人,回忆起年轻时农忙的时节,他有说不完的话。“几十年前,都是牲口拉犁铧,用镰刀割庄稼,一天只能犁上几亩地,人和牲口都累坏了。”王治家老人回忆道。
牧家沟村地处山区,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温饱问题得以解决。然而,原始的生产工具和落后的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牧家沟村的进一步发展。
王治家告诉记者,改革开放初期,不仅是牧家沟村,整个合水县农民耕作方式都还处于一种较原始的状态,劳动生产主要依靠的是人力和畜力。现在,好多个村史馆里,至今还保留着大批当年用于耕作的农具,这些看似简单的木制和铁制农具却是几十年前农业生产的真实写照。
“后来条件慢慢变好了,大家就三五户合在一起,把各家的牲口聚在一起,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到中午只能犁上几亩地。每天就是早上上套,到黑卸套,也耕不了多少亩,人还累的够呛。”王治家说。
王治家介绍,翻耕完土地后,并不能马上进行播种,接下来必须进行耙地。因为不耙地不平,地虚,种上麦子不容易出苗。
收获季节才是人们最忙碌、最紧张的时候,抢收稍不及时,到手的庄稼就会发生变故,而收割、扬场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同样显得笨拙。“那个时候,逢到夏收时节我们都发愁,镰刀割麦不仅难割,而且费人。割好的麦子还得往家拉,拉回去了还得碾。如果遇到阴雨天更麻烦,得及时把麦垛起来,盖不好麦子还要发霉。我全家那时有六七亩地,得半个月左右才能把麦子全部收打完。”王治家说。
到上世纪90年代,农村小四轮、手扶拖拉机开始普及,慢慢都不用牛耕了。进入21世纪,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全面实行,农机专业户队伍不断壮大,农业机械化进程加快,农机装备水平也大幅提高。
“现在真是太好了,都是旋耕机,大型收割机耕种、收割,也不用打场了,农民种地更轻松了。”王治家说,“原先我们家里生活很困难,现在家里条件很好,住在新农村的新房子,吃的自来水,地里省下的劳力都外出打工,一年都挣几万块钱,农民越来越幸福了。”
新闻推荐
9月15日7:30分,2018中国(庆阳·合水)秦直道体育嘉年华乡村马拉松赛鸣枪开跑。来自国内外的1500多名马拉松爱好者齐聚合水县,体...
合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