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强村兴产业 ——合水县固城乡王昌寺村见闻

甘肃日报 2018-07-04 04:18 大字

本报通讯员李政寰

“以前种小麦、玉米,1亩地下来最多收入500多元钱。现在,我们把土地流转出去,每年除了每亩600元的租金外,还有合作社的收益分红,加上在合作社打工,年收入两万多元不成问题……”说这话时,合水县固城乡王昌寺村村民朱海燕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

2016年,王昌寺村成立了盛强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了一个千亩蔬菜基地。合作社每亩每年支付群众土地流转费600元,户均可分红3360元。同时,村里收取管理费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可收入10.25万元。

王昌寺村闲置的荒山地也被集中利用起来,打造占地1万多亩的生态农谷,设置设施农业区、果蔬采摘区、苗木花卉繁育区、特禽养殖区、休闲养生区,每年向村集体和农民支付流转费5万元。今年,村里还计划用鱼塘、窑洞、智能温室等资产入股企业,按照占股比例和收益情况进行分红。

在王昌寺村,大多数农户家中都栽有苹果树,少则一二亩多则六七亩,但长期以来,农户缺少技术,果园管理粗放,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不适应现代农业的需求。王昌寺村整合资源、盘活资金,大力实施老果园标准化提升改造,积极谋划成立果业合作社,努力让苹果产业焕发“第二春”。

邓玉海是村里较早栽植苹果树的人,自家的5亩果园管理得井井有条,他说:“近年来,村上修通了田间地头的路,大型机械都能开进来,修剪果树、运送苹果方便了许多。还修建了灌溉用的水渠,浇果树再也不用为水发愁。”

蔬菜、苹果、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为村里群众提供了很多就业的机会。

今年42岁的赵军峰,过去在外打工,一年四季东奔西跑,收入也不高。他把自家全部耕地流转给了盛强蔬菜合作社,现在他和妻子都在合作社及生态农谷打工,并享受股份分红,两口子一年收入超过两万元。

据王昌寺村党支部书记杨平洲介绍,合作社和生态农谷从今年4月开始每天用工量在110人左右,群众劳务收入年均在5000元以上。

新闻推荐

合水 打好“特色牌”助农增收

本报讯(记者何强)近日,在合水县吉岘乡九倾湾村的甜瓜大棚里,村民杨世明忙着摘甜瓜。“今年的甜瓜果型好、色泽亮、个头大,卖个...

合水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合水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