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志成:“靶向”治疗暖了我的心

陇东报 2018-04-09 09:18 大字

■陇东报/掌中庆阳记者 何 强

4月初,走进大山深处的合水县老城镇杨坪村,山花烂漫,田间地头到处是群众和帮扶干部春耕的忙碌声影,村民康志成也在其中。“我们家共有8亩地,4亩油松苗子,今年准备再种4亩玉米。有了帮扶干部给我制定的‘一户一策\’脱贫方案,我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康志成说。

今年47岁的康志成是村里典型的因病致贫户,一家四口人常年居住在上世纪80年代修的3孔石箍窑里,家里主要靠种植玉米、务工维持生计。大女儿患有骨病,单是给孩子看病、供孩子上学,便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

在“一户一策”精准脱贫工作开展后,帮扶干部紧盯康志成家的发展短板,积极协调农牧部门为其投放母猪仔4头,新建猪舍1座;协助申报2018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新建75平方米住房一套。

“帮扶干部来我家,首先了解贫困原因,其次,是对住房、饮水、产业等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划,还联系了多家大医院,为我的女儿诊断病情,我心里觉得太温暖了。”康志成说。

提起今年的增收计划,康志成兴致勃勃,给记者拿出了帮扶干部帮他填写的“一户一策”方案。除去孩子上学、手术的开支,2018年预计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723.36元,比2017年增长了2000元左右。“2019年脱贫一点问题都没有。”康志成满怀信心。

今年以来,合水县把抓实“一户一策”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分类施策、“靶向”治疗,经过入户调查摸底,针对缺技术致贫1173户、缺资金致贫381户、因病致贫852户、因学致贫145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359户贫困户。积极找准“病因”和“瓶颈”,“量身定做”脱贫计划方案,“一户一策”精准发力,让贫困群众脱贫思路更清晰。

新闻推荐

法庭上亲情感化 挽救一个家

(首席记者金奉乾通讯员王杰)法庭上,孩子哭着抱住妈妈:“妈妈,你不要我了吗?我要一个完整的家!”这是11月27日,庆阳市合水县法院店子法庭审理杨某某与马某某离婚纠纷案件现场的一幕。原来,杨某某与马某...

合水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合水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