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污降碳强生态 解读《甘肃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甘肃经济日报 2021-12-22 00:56 大字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燕春丽

12月21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甘肃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政策。《规划》聚焦甘肃省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薄弱环节和短板弱项,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强化生态环境基础能力建设,谋划确定了甘肃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

到2025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将达93.8%

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白志红介绍,“十四五”期间,甘肃省继续巩固改善大气环境,提升水生态环境,地表水国控劣V类断面和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城乡人居环境更为整洁优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或有效控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水平进一步提高。

到2025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3.8%,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分别控制在25微克/立方米和55微克/立方米;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比例、劣V类水体比例分别保持在94.6%和1.4%,城市黑臭水体比例、地下水V类水体比例分别完成国家下达目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25%;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四项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五年累计减排量分别达到1.84万吨、0.7万吨、2.27万吨、0.03万吨。

到2025年全省生态质量指数稳中向好

到2025年,全省生态质量指数(新EI)稳中向好,森林覆盖率达到12%,确保生态保护红线占国土面积的比例不降低。祁连山、黄河流域等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生态保护监管体系进一步健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全面提升祁连山水源涵养功能。加强绿洲湿地生态保护恢复,加大河湖沼泽、高山草甸保护力度,对大通河、庄浪河、黑河、疏勒河、石羊河、党河等水系源头的重要水源地实施保护,加大山丹马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点实施祁连山水源涵养提升工程,增强祁连山区水源涵养补给功能。严格封禁保护重要冰川雪山和冻土带,严控以冰川雪山、丹霞地貌等为目的地的无序旅游探险活动。实施祁连山人工增雨雪工程,增加区域降水量。持续巩固提升祁连山生态环境整治成效,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长效机制。(转3版)

新闻推荐

平凉市发展改革委驻村帮扶工作队认真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为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连日来,市发展改革委驻庄浪县永宁镇苏...

庄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庄浪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