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 “绣花式”扶贫让40.6万人全部脱贫

甘肃经济日报 2020-12-18 00:40 大字

(接1版)发放特色产业发展工程贷款16.3亿元。市级财政每年列支牛、果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各1000万元、劳务产业发展专项资金500万元支持主导产业发展,激励贫困群众真种真养。

探索形成了“党组织+国有公司+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庄浪模式、“党组织+供销集团+乡镇扶贫产业开发公司+村两委班子+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静宁模式、“党组织+劳务公司+企业+农户”的劳务产业助推精准脱贫灵台模式。在“三种模式”的引领带动下,平凉市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691个、扶贫车间236个。牛、果、劳三大扶贫产业实现了量和质的同步提升,全产业链开发实现了新的突破,牛饲养量达到74万头,果品年产量达到187万吨,年输转劳务近50万人,实现扶贫产业到村到户。实施的66个光伏扶贫项目惠及1816户贫困群众。7.34万户贫困户通过参与“三变”改革获得配股分红5571.3万元,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2万元以上,70%的贫困群众依靠产业实现稳定脱贫。

集中力量补齐短板弱项

着眼改善贫困乡村面貌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聚焦“三保障”突出问题,平凉市组织各级采取“过筛子”和填空补缺的办法,全面查漏洞、看症结、补短板,深入推进“3+1”冲刺清零行动。义务教育方面,新建、改扩建校舍近100万平方米,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儿园全覆盖,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无失辍学学生。基本医疗方面,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空白点”全部消除;全面推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报,贫困人口参保率和资助率均达到10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全覆盖,慢病签约应签尽签。安全住房方面,对全市45万户农户住房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和精准鉴定,累计改造农村危房19万户,易地扶贫搬迁9538户,农村危房实现动态清零。饮水安全方面,累计建成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172处,农村饮水安全覆盖率100%,集中供水率99%,自来水入户率98%,整体上解决了农村饮水不安全、供水不稳定的问题。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3.1亿元完成各类农村公路建设12140公里,建制村通畅率达到100%,57%的自然村通了硬化路。投资10.7亿元实施了农村电网升级改造,自然村动力电实现全覆盖,光纤通村率达到99.8%,村村通光纤工作被工信部树立为全国典型。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户用卫生厕所、行政村公厕覆盖面分别达到34.5%和100%,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437个,清洁村庄852个。

新闻推荐

“庄浪马铃薯”获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

本报庄浪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段睿珺通讯员李顺民)近日,记者从庄浪县农业农村局获悉,“庄浪马铃薯”获得国家农业农村...

庄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庄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