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提升助力脱贫致富 “文化+”扮靓美丽乡村 兰州市乡村旅游注入“人文”新动能

兰州日报 2020-08-02 00:49 大字

升级改造后的农家乐吸引了大批游客休闲观光张万宏 摄

时下,正值盛夏酷暑,但在兰州市西固、红古等地的古镇民宿和农家院落里却颇有几许清凉。因为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这里的古镇民宿和农家院利用沉积多年的人文与历史为乡村旅游注入了内涵,也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当地农民不仅见证和参与了乡村旅游给庄户人家带来的变化,也已然走上了靠“美丽乡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深挖文化内涵古镇焕发新活力

近日,记者随全市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走进西固区河口古镇时看到,今年“五一”开始常态化运营的河口古镇,通过对当地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已建成了以游客休闲观光、体验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景区,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河口古镇大景区保护开发项目地处庄浪河、咸水河、黄河交汇之处,辖区总面积114.96平方公里。为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决策部署,西固区按照突出“丝路文化、黄河文化、军事文化、民俗文化”元素,启动实施了河口古镇保护性恢复修建工程。

据该项目相关负责人陈斌介绍,河口古镇项目自实施以来,已完成古镇沿街核心区115户民居和其余313户民居进行外立面改造修缮及古镇钟鼓楼、卧桥、三个城门、四个牌坊、古码头、37院古民居修缮等标志性项目恢复工程,市政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

该项目通过对当地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内涵深度挖掘,建成以游客休闲观光、体验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景区。该项目还将与周边的丹霞地质公园、激光水舞秀等文旅产品形成面向不同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差异化供给集中区域,带动当地居民就近就业,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紧邻河口古镇的华夏文化展示中心项目,是由西固城投全资子公司甘肃西戎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携手法国ECA2公司倾力打造的集艺术、创意、科技、文化于一体的全球顶级大型现代化多媒体夜间表演秀。项目建设总投资约43602.63万元,建设年限计划2018年至2020年,总占地面积约101亩,总建筑面积约23000平方米。该项目围绕保护和传承河口历史文化,深度开发游客接待、集散等旅游业态,并结合周边旅游文化资源,致力于打造集演出、饮食、娱乐、休闲、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西北知名旅游品牌。目前,该项目主场馆已建成,并投入试运营。

升级乡村旅游农民在家当股东

当记者走进红古区花庄镇时,一幅“美丽乡村自在田园”的画卷映入眼帘。这里的青土坡民俗农耕体验园已然成了兰州、西宁等地游客的旅游打卡地。

该项目投资2.86亿元,建设年限计划2017年至2025年,包括游客中心、作坊一条街、千亩花海、特色小吃一条街、农耕博物馆、定制农业亲子体验园、避暑野营休闲体育观光园、时令鲜果蔬采摘园、生态水景观光园等,是打造农耕文化与旅游业融合的典型项目。

青土坡民俗农耕体验园通过深入挖掘青土坡村民俗文化、湟惠渠谷丰渠灌渠农耕文化、河嘴驿站文化等文化资源,并携手河咀村、柳家村共同挖掘原河嘴驿站、左公题词鼓楼、湟惠渠总设计师张心一等人物故事,打造青土坡村民俗文化产业,使游客在充分感受田园风情的同时,体验农耕乐趣,享受有机生活。

据了解,该项目先期由村集体投资,以农户为单位打造了一批高标准农家乐和民宿,产生经济效益后,将农户房屋设施等固有资产折价入股,农户出让劳务以“产业工人”入股,并按照村集体投入和农户折价入股资金比例分红,真正让农民变成了股东。

据介绍,青土坡村实施“三变”改革以来,通过入股每户每年可获得定额分红20.6万元,村集体每年可获得保底分红1.5万元,“产业工人”以劳务入股每人每天可收入100至150元。

新庄村农业示范园区项目是红古乡村旅游的另一个亮点。该项目目前正在申报首个红古区3A级景区,总投资1.5058亿元,建设年限计划2017年至2021年,项目占地1560亩。包括生态教育休闲度假区、停车场汽车营地、游客服务中心及基础设施套餐,青少年农业文化教育基地、文化创意产业及拓展基础,休闲民居、仿古一条街,农业景观设施配套,文化广场及运动广场,儿童乐园、马厩、环园漫步车,生态农业休闲区等。该项目建成后,年产值达到300多万元,安置就业人数20余人。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张万宏文/图

新闻推荐

小蘑菇里的大文章 永登做深做细乡村旅游产业链

农户在幸福农场开始自己的幸福事业香菇脆、夹馍酱、全菌宴、蘑菇干,小小蘑菇在庄浪河畔的幸福农场里做出了致富增收的大文...

庄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庄浪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