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 扶贫“小车间”搭起致富“大舞台”
本报讯(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张亚飞)庄浪县积极探索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新机制,把扶贫车间建到贫困村,切实解决贫困人口就近就地就业难题,探索出了“妇联+企业+巾帼扶贫车间+加工网点+贫困妇女”等发展模式,变“输血”为“造血”,真正实现了家里居住,家门口就业,从根本上确保脱贫效果持续稳定。经过两年的发展,庄浪县建成并正常运营各类“巾帼扶贫车间”23个,带动1115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贫困户人均年收入3万元以上。
该县采取“党组织+企业+扶贫车间+贫困户”的思路,将扶贫车间进一步细化为厂房式、合作社式、居家式、“互联网+”等模式。在深度贫困乡镇、深度贫困村、易地搬迁集中点、群众聚集区,建办生态友好型和劳动密集型扶贫车间,引导企业优先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进入扶贫车间稳定就业。合作社式扶贫车间多建于果园乡镇,吸纳贫困劳动力参与果园季节性用工。居家式扶贫车间设置在城乡接合部,针对城乡陪读妇女群体重点生产手工艺品,陪读妇女可将生产资料领回家中,实现边做家务边生产。
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扶持、财政奖补、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小微企业贷款、优先提供场所等11项优惠政策,庄浪县不仅盘活了资源,更让扶贫车间成为拓宽创业发展的主要基地。
在扶贫车间选址上,庄浪县尽量将扶贫车间建在闲置的学校和村部内,不仅节约了投资成本,还盘活了农村闲置资源,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助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上探索了新的路子。另外,通过开办服装加工、电子产品生产、手工艺品制作等扶贫车间,当地贫困户不仅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同时掌握了技术,为今后自主创业奠定了基础。
在兴办扶贫车间的同时,庄浪县着力促进以“扶贫车间带动产业发展”的模式,推动乡村振兴。通过果品加工、肉牛养殖、蜂蜜加工等合作社式扶贫车间,庄浪县进一步提升了当地农特产品的知名度,形成了良好的产业聚集效应。在各类扶贫车间的辐射带动下,全县建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场35处,饲养平凉红牛上万头、发展苹果基地65万亩,其中挂果园31.4万亩,贫困群众人均务果收入达到2300元以上,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车间实力日渐雄厚,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闻推荐
本报庄浪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柳致卓魏鹏)近日,庄浪县组织技术人员及种植大户等50余人,在良邑镇良邑村举办小麦重大...
庄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庄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