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晚报看黄河 河口,建在黄河北岸的千年古镇
钟鼓楼古镇风貌
河口,顾名思义,建在大河口上,这是一个形象生动又充满浪漫的名字。西固区河口镇位于庄浪河、咸水河、黄河交汇之处,古镇就建在黄河北岸。不知道您还记得纪录片《金城兰州》吗?影片中再现的李息筑城的宏大历史场景令人热血沸腾,让人清晰地触摸到古老兰州看得见的文化脉络。这个场景里的渡口遗址便在河口,距离古镇直线距离仅有1.5公里。不仅如此。河口素有“金城西大门”之称,是古“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交汇延伸的要冲之地。河口古镇的历史渊源可以归纳为源于汉、起于唐、成于明、兴于清。2000多年来,霍去病西征、东晋法显高僧西行、唐文成公主入藏、玄奘法师取经、宋元交锋、左宗棠将军平西等都与这里息息相关。特别是明洪武年间,随着“庄河堡”的筑成,河口古镇诞生,其面临黄河,背靠大山,控扼河西的战略地位愈发明显。到了晚晴及民国初年,河口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商贸、文化、交通运输业已颇具规模,成为了兰州以西最大的商贸重镇。
而进入新时代,河口古镇的昔日繁荣正在复兴,只等您的到来。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张鹏伟/文甘霖/图
11月4日,由中共兰州市委宣传部主办,兰州日报社承办,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委会协办的“黄河之滨也很美”全国书法美术摄影视频及文学作品大赛正式启动。作为大赛的重要组成部分,兰州晚报派出记者前往西固三江口景区、河口古镇、皋兰黄河奇峡、什川梨园、榆中青城古镇等多处黄河兰州段的知名景点,探访美景和人文,以“跟着晚报看黄河”的系列报道形式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呈现“黄河之滨也很美”。今天,兰州晚报记者走进西固区河口镇,带您深度探访这个黄河岸边千年古镇的传奇故事。
打工村民成了网红老板
今天的故事先从美食说起。
11月4日,记者抵达河口古镇时已值中午,村民极力推荐古镇的招牌小吃——柴火鸡。作为古镇,文化内涵自然是核心,但特色小吃也是一大亮点。
在古镇西街的一间古色古香的四合院,老板巨慧莲迎了上来。揭开圆桌中间的木盖,一口很深的大锅呈现在眼前,巨慧莲把切好的鸡肉倒进去,又加了宽面,不一会儿就炖熟了。吃着新鲜、劲道的鸡肉、宽面,就着巨慧莲自己腌制的咸菜,听着古镇历史,大家都吃得尽兴。
这里原本就是巨慧莲的家,以前她种地打工,2017年4月开了茶园,一年时间生意都不景气,去年6月去河南和重庆学习后,于2018年8月开了这个“柴火鸡”店。如今,旺季生意很好,一天有近30桌人前来就餐,一个月净赚能过万元。
“我是大厨,我老公也帮忙,还雇了我弟媳妇。比以前的日子好多了,每天街上都很热闹,人来人往的,环境也干净。我们生活品质也提高了,还能在自己家开店赚钱,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巨慧莲感慨着。
和巨慧莲家的“柴火鸡”一样,斜对面巨福兰开的“油壶喧”也是古镇生意最好的小店之一。23岁从张家台村嫁到相邻的河口村,30多年了,巨福兰一直都是平平凡凡的农家人,她甚至靠在建筑、道路硬化工地上打过工。谁料到了57岁,她竟然能凭借卖油壶喧,成了网红女老板,很多游客去了古镇都会慕名前去品尝。
“去年6月,村干部引荐,我专门去了玉泉山庄,看人家做的‘油壶喧’挺好,就想起来小时候我妈做的就是这个。回来后我就开了这个店。”说着说着,巨福兰坚持当场要给记者做一张“油壶喧”品尝。只见她的技艺娴熟,两只手各拿一个铲子同时开工,不一会,麦香以及香豆和胡麻油的香味飘出来,香气扑鼻。一张油壶喧够4个人吃,15元,国庆节期间一天能卖出100多张饼。
除了美食,在街头,河口古纱灯也吸引了记者的目光。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振祥至今还会用楠木制作仿照北京宫灯的纱灯,用檀木制作出六角形彩灯和家家户户门前都悬挂的纱灯,他的“纱灯工坊”也因此备受游客青睐。
古镇面貌日益精致起来
河口因山环水抱的险要地势,一度被誉为“黄金水道”,自然形成的河口渡口北接武威、南至兰州,是古代黄河上游著名的四大渡口之一。采访中,西固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古时河口渡口的“阳畅湾子”是水路运输工具最佳的停泊码头,各种木筏、牛羊皮筏子顺河而下。当时的渡口也是西北重要的货物集散中心,人们的各种生活、生产用品,大到煤炭、木材、羊皮、中药材,小到粮食、油渣、麻杆子等均可以在码头市场买到。当时河口人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这个水路码头,据说当时河口约有65%的人从事水路运输行当,光是羊皮筏子就有两百多个。
河口古镇建在黄河边上,保存有较为完好的明清时期古民居37处200余间,遗存有大量辛店文化、秦汉文化、唐宋文化等痕迹,还有“长最堡”、“沙都城”、“古烽燧”、“明长城”等多处古遗存。虽然古民居不少,但多年没有保护、修复,有了明显的破败,而随着水路逐渐被公路、铁路替代,丧失了交通枢纽地位的河口古镇似乎没有了以往的繁荣。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振祥,是河口古镇再次兴起的见证者之一。2011年,担任河口村文化站站长后,他和村干部着手“复兴”古镇。一户一户走访调查、搜集资料,然后对内、对外宣传。2014年3月,他们的辛劳换来回报,西固区按照突出“丝路文化、黄河文化、军事文化、民俗文化”四种元素,启动实施了河口古镇保护性恢复修建工程。
至此,以河口村为核心的这片历史文化街区开始进入兰州市民的视野。随后,街区的具象化品牌意识逐渐形成,在狭义概念上,河口村对外开始称之为“河口古镇”。
为了支持古镇建设,张振祥还带头拆迁了自家房子。如今,通过几年的连续建设,古镇内钟鼓楼、卧桥、三座城门、四座牌坊、四街十七巷门楼牌匾等标志性建筑还原复建,沿街115户民居和核心区其余313户民居外立面改造修缮如初,古镇整体风貌格局和谐统一,成功再现了河口明清民居建筑特色。
在基础配套方面,进行了古镇二期市政设施综合配套工程,完成核心区道路铺设、强弱电、给排水、一期亮化、智能化、绿化、路灯、十里黄河金岸等提升改造工程。
古镇面貌日益精致起来,可如何激发内生动力呢?张振祥和同事们写了《致村民的一封信》挨家挨户分发,手把手教大家如何开店。如今,古镇已开有百余家店铺,省内外参观游客络绎不绝。
古建筑与现代“水舞秀”魅力并存
古镇别于其他自然景观的最大特点,就是有鲜活的人文故事。四街十七巷的河口古镇里也有说不完的故事。
从东城门文昌阁开始,河口东街原为11户晋商居住,多为明清时期的四合院,现存的有一家民宅是清朝末年的一家当铺,还有一座民宅为曾经的粮店,已有300多年历史。
说起核心景观,海关得算一个。河口海关是甘肃境内最早的海关。这座宅子建于明朝中后期,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最早是一位晋商所建,到1882年,被晚清政府设立为内陆海关,海关职能一直延用到1945年。此宅有五个大门,依次为“福禄寿喜财”,内院还有“海浪石雕”的海关标志。此外,海关的门檐、房梁处都雕刻有花瓣、蝙蝠、透雕蟠龙、狮子、竹子、松柏,寓意“花开富贵、多子多福、权利、守护、气节、长寿”等。
建筑不仅沉淀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更是反映着城镇发展的脉络,一定意义上体现了某个时代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河口古镇的标志性建筑是钟鼓楼,坐落于河口东西街道的中轴线上,青砖黛瓦,是一座重檐三滴水四角攒顶的阁楼式建筑。原迹于1958年被毁,后由政府支持,乡亲捐资,在原址重建。
此外,还有始建于清代的偶园遗址(现陈列黄河奇石)、200多年历史的张公祠、百年左公柳、洪武祠以及再现河口历史的砖雕小广场、大戏台等。
去河口古镇游玩,最大的亮点是建在黄河上的占地33.9公顷的十里金岸木栈道,为沿黄河五公里观光风情线,主要分为古渡区、古堡区、古岔区、古驿区、古道区、古村区等六大功能区块,以水街水秀、古堡酒店、古岔雕塑、休闲驿站、古道沙景、咸水古村、水上主题公园为主要建设内容,还有在建的风情酒吧街。整个景区建好后将成为是黄河景观最秀美、最丰富、最雄浑的地段之一。
“在不久的将来,河口古镇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河口在甘肃乃至全国都会榜上有名。”对于未来,张振祥他们满怀信心。
目前,特色小吃街、商业配套街、酒吧风情街、精品酒店、民宿客栈和多元化体验类娱乐项目等服务配套项目正积极招商引资,将打造成集文化体验、古镇观光、古镇休闲、水上娱乐、节事活动为一体的黄河千年古镇。
为了完善提升古镇的文化旅游品质、文化内涵及核心吸引力,作为西固区重点打造的区域性文旅项目,华夏文化展示中心项目建在河口古镇东侧,项目由西固城投全资子公司甘肃西戎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携手法国ECA2公司倾力打造,有全球顶级大型现代化多媒体夜间激光“水舞秀”。通过挖掘当地历史文化、旅游元素,引入现代科技手段,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方式展示创意,结合周边旅游配套产业(餐饮、住宿、特产销售等),从而逐步成为兰州城市休闲体验新高地。
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01亩,总建筑面积约23000平方米,场馆外形呈半椭圆形,由两片贝壳式网架组成,内设观众席位1450座。目前,该项目主场馆已投入试运营,并于9月28日首演《记忆·盘古》。河口古镇正在重燃繁荣,只等各方宾客到来。
新闻推荐
一、天气概况10月中旬平凉市平均气温为9.0~11.1℃,与历年同期值相比,崆峒、庄浪和灵台正常,其余县(市)偏高0.6~0.8℃;旬...
庄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庄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