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光摇曳满戏楼——金城业余秦腔爱好者演唱会观后感
板鼓响,弦音绕梁,你方歌罢我登场。平常常,非年非节,又一夜乐融融,满目秋光。
金城“梅馨”戏楼开业以来,这出最新推出近乎3个小时的“戏迷演唱会”虽已圆满落幕,但秦声萦怀,韵味绵长。这是由“梅馨”戏楼与兰州戏曲剧院联合本地区戏迷们共同策划、创排的秦腔专题晚会,在已步入常态化运营机制中注入地方戏受众久存于心的文化诉求,生动体现金城戏迷们的夙愿与该平台“艺术家的神圣舞台,老百姓的欢乐戏楼”之主旨,自然受到观众频频肯赞。
在这演唱会上,先后登台的戏迷、票友是甘肃七建集团劳务公司的丁建忠,兰州市民李红梅,甘肃华厦建设有限集团的牛小军,21世纪不动产兰州区域的潘平,天水市个体经营者蔺桃,榆中县城镇居民陈树礼,甘肃博安融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贾世功,兰州广播电视总台干部姚兰,兰州广迈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的刘潇,兰州新区银鑫建筑劳务公司的董炳银,秦安县王窑村镇农民王小梅,甘肃欣润沥青有限公司的李军山,甘肃天利恒通商贸有限公司的杨景山和庄浪县的年轻人陶鹏辉。他们是业余戏曲爱好者,来自四面八方,都是青壮年,热爱文化生活,事业心挺强,在各自平凡的工作中屡有佳绩,参加演出非常积极,很有代表性。这样的戏迷“芸芸众生”,以往人们不大关注,以为他们爱好秦腔只是自娱自乐;然而他们这次集中的演出既体现了秦腔文化的根脉在各基层扎得很深很广,也说明金城“梅馨”戏楼已经产生了自己应有的艺术感召力,同时也让人们真实感触到当下兰州地区广泛传承戏曲艺术依然充满无限生机的文化生态环境。
这次演唱会有酣畅淋漓、干净利落的“清唱”,更多的是身着戏衣全副“武装”的“彩扮”演唱,还有展示秦腔武戏魅力的折子戏。戏迷们声情并茂,各领风骚,虽有侧重优长,更多的是展示了他们对秦腔艺术难以消匿的热爱,并宣泄了当今西北人昂扬向上的意志气格与不可割断的精神诉求。这出“金城戏迷演唱会”已经远远超过了地方戏娱乐的功用,体现了组织者与参演者对戏曲文化传播的历史担当及个人所执意践行的价值观。不看他们的登台亮相,不了解他们幕后发生的故事及其丰富而又真切的内心世界,也就难以理解积淀了上千年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地方戏为什么在今天依旧有着割不断、梳不清的生命活力。
主持人说,“戏迷和票友都是戏曲的爱好者、参与者”。是的,他们是观众群体中对戏曲艺术最为执著、最为活跃、最懂乡音乡情、最富有审美能力,并且乐于对戏曲“身体力行”、登台演出而不取报酬的业余好家。不论在什么时期,戏迷、票友都是戏曲生存与发展链条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他们往往是一个单位、街道、戏社、群众文艺演出活动的主力军,他们的身上有着戏剧“观演关系”从不歇竭的能动性,激励着专业演员克服困难,坚定信念,为群众拿出好戏来;他们也能用市场的需求来支持专业剧团“活”起来,让戏楼“热”起来。这种民间的观众群体的中坚力量很值得我们的专家去研究。他们的热情与作为,甚至能影响一个地方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进取心。
从这次演唱的行当和剧目片断看,旦角、青衣和须生、老生戏,均是他们爱好的追逐对象,这种选择与追逐就是一种内心美好的表达与释放。《三滴血》、《断桥》、《状元媒》、《游西湖》和《金沙滩》、《祝福》、《清风亭》、《苏武牧羊》这些戏,不论男角还是女角,择取其“好听好看”的片断,均是在民间长期传唱的。兰州向来有看重须生行当的传习,不论在戏里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须生”、壮年人应该有其重要的担当与责任,符合人之常情常理。参演的人物往往是在叙述故事中极尽抒情的段落,表达出角色本身和参演者本人共同的心声与感念,如杨继业、苏武、六郎、伍员、白素贞、李慧娘等等,都有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家国情怀的渴慕、人生命运的抗争和对各自生存境遇的勇敢担当,而这些内容都是“崇生、尚德、讲义、行善、重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在相应秦腔行当上的倾力释放,绝对不可小觑。
主持人说,“甘肃是出花脸的宝地”。这次戏迷演出中,秦腔花脸颇为出彩,也从戏迷、票友的角度印证了主持人的评价。彩扮的《三对面》、《打鸾驾》和《五郎出家》把包拯、杨五郎的性格气质和盘托出。“来呀!”一出场的叫板声,一下子呼出了人物的情怀,在接下去的演唱中声情并茂、响彻天宇,一言一咳投地可作金石响,把角色正义的大气表现得荡气回肠。花脸的所谓“吼”就是秦腔的一种重要特色,舍之则乏味,少了精气神,少了西北汉子的粗犷豪迈;而这种“吼”并非简单的“喊”,它与剧情紧密结合,则刻画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对世间的不公与邪恶进行雷鸣般的讨罚,这就是一种美悦。据说彩扮《点将》的表演者出身于庄浪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酷爱秦腔,在这场杨爷“数儿”“老生做工戏”的表演中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扎实的武工功底,舞台上人刀相应、动中传情,立势造型似苍松挺立颇有雕塑感,跃下点将台犹如九天长风旋来,立地岿然不动。人说这位戏迷参演者“就像是专业演员,很少见。”
“视戏如命”屡有建树的佟红梅因了夺得中国戏剧梅花奖而声名远扬,但她执掌金城“梅馨”戏楼对这些戏迷、票友视作兄弟姐妹,亲如一家人,不仅授戏、指导,还为他们解忧排难,“啥也不图,图的就是传承戏曲”。来自榆中的参演者陈树礼双目有疾,靠录音机学戏。他清唱诸葛孔明的《祭灯》有板有眼,刚柔相济,行腔中有着铜质般金属的特别声韵,很受听众赞许。他上场、退场均由舞台工作人员扶引,回家也由戏楼派车接送。秦安农民王小梅慕名佟红梅,跑来兰州请教《游西湖》李慧娘的一场戏。那次佟红梅教她“跑圆场”的表演动作和唱腔,发现她嘴里出血,方得知来者已患癌症,她不愿回去休息治疗,说“唱秦腔就是我的精神支柱”,非要把这场“唱做并重”的好戏学会不可。佟红梅深受感动,就把她请到自己家中,花了一个多月时间让她学会了这场戏,终归在戏迷演唱会上以“彩扮”折子戏的方式与观众见了面。秋光摇曳,“这就是收获的季节”,谁不欢乐呢?这戏台里面的故事充分体现出当今名家艺人与戏迷、票友的真挚情意,金城“梅馨”的美好韵致与大爱精神不亦在其中吗!
新闻推荐
10月11日,省政府办公厅党组成员、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马自学一行,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庄浪县公务用车服务平台、公共机构节能等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县委常委、县政府...
庄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庄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