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区“五动”模式让牛产业“牛”起来
崆峒区充分发挥群众饲养肉牛传统优势,坚持把牛产业作为助推脱贫的首位产业,探索推行政策驱动、科技带动、市场拉动、服务促动、监管推动“五动”模式,引导牛产业向规模化、特色化、绿色化发展,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力加快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截至目前,全区肉牛饲养量达到16.89万头,存栏10.88万头,畜牧业年产值达到7.3亿元,人均畜牧业收入达到2300元,在牛产业的强力支撑下,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376元,贫困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216元。
一是“政策驱动”扩规模。坚持“量身定制”政策,在基础设施、金融保险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有效缓解了贫困群众发展牛产业“供血不足”的问题。强化政策扶持。出台了“八补一投”牛产业扶持政策,对贫困户新建养殖小区、暖棚牛舍、青贮窖、养殖或新购基础母牛分别补贴2万元、1万元、2500元、3000元;对繁殖牛犊每头补贴500元,规模青贮户补贴1000元;为3头以上肉牛养殖户每户补贴玉米籽种12公斤、投放铡草机1台。目前,已累计建成暖棚牛舍5005座、青贮窖834座、规模养殖小区23处,投放铡草机6294台,见犊补贴基础母牛7.1万头,养牛户达2.78万户。强化金融支撑。积极开展政银企对接,衔接金融机构开发了“惠农e贷·养牛贷”等无抵押、无担保、程序简便的小额信用贷款产品,为养牛户提供5万元以上的惠民贷款服务。目前,共发放贷款2亿元,推动贫困群众购买优质肉牛1万多头,进一步激活了贫困户的自我造血功能。强化保险兜底。把实施肉牛保险作为抵御自然风险,保障产业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积极统筹省、市、区级财政补贴资金,为贫困群众减免90%的保险费用,按照每头肉牛保额7000元,保费280元的标准,每年为贫困户办理肉牛保险1万余头,最大限度降低了贫困户养殖风险。
二是“科技带动”创品牌。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提高肉牛品质、打造红牛品牌、增加养殖收益的关键性工作来抓,不断提升科技助推产业升级的能力。推广实用技术。制定并大力推广肉牛科学饲养管理、“五良”配套等18个技术操作规程,示范推广玉米秸秆气爆破壁、青贮裹包袋贮、TMR(全混合日粮)等新技术,科技对牛产业发展贡献率达到48%。加强与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合作,强化贫困户养牛技术培训教育,每年开展订单、定岗、定向“菜单式”精准培训2000余人次,实现了有培训意愿的贫困户劳动力畜牧实用技术培训全覆盖。实施品种改良。把生产优质安全无公害畜产品作为牛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通过项目配套和财政补贴等形式,建成区、乡、村三级冻配改良点65个,每年投入100多万元,年均采购优良肉牛冻精细管5万多支,改良肉牛4万头以上,全区肉牛良种化率达到85%。健全科研机构。多方沟通,积极衔接建成了中国农科院西部肉牛种质科技创新基地、任继周院士工作站,与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签订了合作协议,着力搭建红牛种质固化的新平台,计划通过基因编组技术,培育“平凉红牛”新品种,提升“平凉红牛”A4以上雪花高档肉的生产能力,推动崆峒区成为国家种牛繁育基地、平凉红牛国家级育种核心区和全国大牲畜繁育样板。
三是“市场拉动”增效益。围绕养牛、加工、销售等环节,做大规模,提升效益,延伸链条,不断加快市场体系建设,有效增强了贫困群众发展养殖产业的信心。强化利益联结。先后组建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123个,为赵塬肉牛养殖等4家合作社入股配股728万元,引导433户贫困户通过资金、土地、肉牛、生产农机具折价等方式入股合作社形成发展利益共同体。目前,入股的贫困户采取“保底分红+按股分红”的模式年户均分红1000多元,有效提升了稳定增收能力。拓展销售渠道。充分发挥“陇东旱码头”的区位优势,利用民间资本建成活畜、屠宰、肉食、皮毛等交易市场15个,发展贩运个体户87个,从业人员600多人,构建起了年交易肉牛10万头,总销售额17亿元,西到新疆、青海,北到宁夏、内蒙,辐射东南沿海的交易网络,走出了一条内联外销的新路子,进一步提升了全区牛产业发展的市场竞争力。提升品牌效应。坚持以品牌化带动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先后推出“凯沣”“伊通”系列牛肉食品和“景兴”牛骨髓油茶等一批自主企业品牌,有效提升了牛产业“崆峒品质”的影响力。持续加强“平凉红牛”宣传推介,积极组织参加进博会、丝博会、兰洽会等大型节会,成功举办了第十四届全国牛业发展大会和第五届“平凉红牛”赛牛相牛大会,充分展示了“平凉红牛”产业发展成果,唱响了“平凉红牛”品牌。
四是“服务促动”强保障。加快标准化体系建设,不断提高肉牛产业发展服务水平,帮助贫困群众规避养殖风险。强化链条保障。大力发展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畜牧经营主体,推行“基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农户(贫困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建成伊通、景兴、天源等牛产业龙头企业23家、肉牛屠宰场2个,牛肉产品深加工达到1.8万吨,辐射带动农户5.25万户,实现收益1500多万元,使养殖业成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黄金产业”。强化防疫保障。不断完善区、乡、村三级疫病防控体系,建成动物疫病控制中心1个、乡镇畜牧兽医站17个、配备村级防疫员252人。坚决抓好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常规免疫和定期补免,实现了疫情监测、消毒灭源、检疫监督全覆盖,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均达到100%,抗体检测有效率达到80%以上。强化饲草保障。积极引进推广紫花苜蓿、饲用甜高粱为主的优质牧草,大力推广应用全膜双垄沟播旱作农业技术,全区人工种草面积达到17.88万亩,玉米种植面积达28万亩以上;依托丰富的牧草和玉米秸秆资源,累计投入2000多万元,建成青贮窖(池)2300多座38万多立方米,玉米秸秆转化利用率达到85%以上,为牛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饲草资源。
五是“监管推动”促发展。始终将人民群众“菜篮子”中的肉食品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狠抓监督监管,有效保障了全区牛产业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抓实检疫监督。严格落实各项检疫规范,严把肉牛入场、宰前、屠宰流程检疫“三道关”,进场畜禽产地检疫率、屠宰检疫率、出场产品持证率、病畜禽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同时,对外公示检疫监督举报电话,对举报私屠乱宰违法行为的个人给予举报奖励,形成以市场监管市场,杜绝病害畜产品流入市场的良好氛围。抓细日常监管。深入开展屠宰行业、兽用药品、饲料及饲料添加剂质量安全日常监管及专项整治行动,不断加大牛产业投入品监管力度,加强“三品一标”认证认定和证后监管,健全完善标准化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确保了畜产品质量安全。抓好生态养殖。积极推进牛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投资1.2亿元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区推进项目,新建(扩建)大型沼气工程2处、区域化畜禽粪污集中处理中心5处、区域化粪污收集中心19个,对21个规模养殖场和199个养殖大户配套修建粪污处理设施,配备粪污处理机械,全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以上,切实构建了“畜—肥—果”“畜—肥—菜”生态养殖与循环发展新模式,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新闻推荐
平凉市农业保险农产品(养殖业)价格发布周信息(2020年第38期)平凉市农业保险农产品(养殖业)价格采集发布表发布时间:2020年9月25...
平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