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村·那人□ 魏万霞 文/图
百年前的尖山村曾是丝绸之路支线上的一个小驿站,来往的商旅、驼队在此打尖休息;也不乏常来凑热闹的兵和匪。本地人除了务农,也做一些小买卖:从磁窑驮些陶器,踏过北嶂山和青山砭的九道要岘,走向会宁、海原或平凉等更远的地方。九道要岘原本是些沟沟壑壑,来来去去的商队硬生生地踩出了一条路。直到今天,九道要岘的遗迹还在,仿佛是为了证明这里曾经的小繁华。
尖山村在历史的长河中至少消失过两次:一次是同治兵燹,全村被屠,无一幸免;另一次是民国九年大地震,折人十有八九,惟有张登武和郭家、杨家若干人命大,幸存了下来。消亡、聚集、繁衍,又消亡、再聚集,去的去、来的来……尖山似一个倔强又温情的母亲,收留着那些流离失所的人们;容纳着南来北往的过客。春去秋来,秋去春又来,不断有不同姓氏的人家迁徙而来,在这里落户定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忙着铺砂开荒,忙着疏浚山泉,忙着生儿育女……尖山逐渐成村。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尖山全村上下没有一个识字的人,更没有老师和学校。每逢过年写对联,要走上四五里路去邻村请人写。对知识的渴望与仰慕没有人比尖山人有更深的体会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提倡各村办学校和识字班,有远见的高应义等老一辈们便商议办学校、请先生。于是便有了尖山最早的学校——由爱国华侨王振秀捐了260元盖起的宝山湾寺庙里的厢房;有了第一位教书的老师——三滩的李东川先生;有了第一批学生——现在都已是须发皆白的老人。
尊师重教在尖山人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不管谁家过事情,学校的老师都会受到最隆重的礼遇,东家一定会到学校里亲自请老师,开席必须坐上席,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陪席,这成了约定俗成的规矩;学生娃娃们享受的也是最高级别的招待,不仅先入席,旁边还专门站着好几个大人照顾着给娃娃们上菜:“让学生娃娃先吃,吃了赶快上学呢”,学习是村里的头等大事儿。村头巷尾,无论老少,无论男女;不管走路的,还是骑车的,只要见了老师都会驻足,恭敬地送上一声问候。
尖山村没有肥沃的水地,全靠老天爷吃饭。虽没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村上对教育的投入一点儿都不含糊:没有学校,那就想尽一切办法盖,筹钱买木材,壮劳力打胡墼、拉砂石……终于盖起了村子里最漂亮的建筑,一溜洋气的人字梁,白墙青瓦,水泥打成的地面,还是专业的建筑队盖得哩。在物资匮乏的七十年代,两幢四间大的教室曾是全村人的骄傲,不仅赢来了邻村人艳羡的目光,而且还吸引了各级领导来参观。
尖山村每一届的村领导对教育的重视从未懈怠过。冬天学校里没有煤炭架火,村里有小煤窑的时候,还没有入冬,村上早早派人派车把煤炭送到学校。没有小煤窑的时候,村长和校长就拉下面子一起到有关系的小煤窑去要,没有办法啊,尖山穷,可不能让学生娃娃们受冻。没有桌椅,就从附近的矿区拉来水泥楼板当桌面,用四块料石砌成两个石墩当桌腿。夏天还好办些,冬天学生趴在冰冷的水泥楼板上写字、读书,小手冻得裂开了口子,有时候手冻僵了,写不成字,就往手上哈哈气接着写。脚也冻麻了,老师就让学生边读书边跺脚取暖。学校里买不起架火的铁炉子,就用胡墼和泥砌一个土炉子,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土炉子根本就不散热。教室里虽然架着火,但依然是滴水成冰,冬天搞卫生的时候学生娃往教室地上洒的水全结成了冰,孩子们苦中作乐,课间的时候就在冰面上滑来溜去。教室的窗户是用报纸糊的,风一吹就“叭叭”作响,多时候就被风吹破了,刺骨的寒风从窗户里钻进来,教室里冷得像冰窖。
学生娃娃苦,老师也好不到哪里去。五十年代老师的报酬是几斗粮食,六七十年代生产队里给工分,到了八十年代工资是几十块钱。拿着微薄的报酬,干着最神圣的职业,老师们一直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倾尽自己所学传授给学生。村里聘不起更多的老师,所以任教的每一位老师都带着复式班:一个班是低年级,另一个班是高年级。前半节课让低年级在教室外面读课文或用小木棍儿到操场上写生字;先给高年级讲课。后半节课让高年级写作业,又开始给低年级讲课。这种人声鼎沸的上课方式,居然丝毫没有影响到老师教学的热情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家家的鸡鸣和着琅琅的读书声;户户的狗吠伴着上下课的铃声,那是尖山村最动听的乐曲。
村里苦办、学生苦学、老师苦教,但更离不开家长的苦供。尖山小学一直是村里的民办学校,学校的各项费用和老师的报酬全由生产大队或村上承担,每一家每一户都没有优渥的物质条件,地里没有更多的经济收入。家长们就去附近的煤窑下井挖煤、装车,或者到建筑工地搬砖、运水泥……挣来的每一分钱都舍不得吃穿享受,舍不得盖房撑门面,所有的血汗钱用来供娃娃们上学。他们没有光彩亮丽的形象,没有轻松体面的工作,他们累弯了自己的腰,却撑起了尖山教育的脊梁。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1977年恢复高考,国家重新迎来了重视知识、重视人才的春天。建校后六十多年的尖山村也发生了山乡巨变,走出了一百八十多位大中专生:其中近百位本科生,两位双学位本科生,九位硕士研究生,一位博士后。他们有的已工作多年,正在用自己的绵薄之力来回报家乡;有的继续在高等学府深造。要知道全村只有八百六十多人,却走出了一百八十多位大中专生,相当于每五个人当中就有一个大中专生。尖山村在教育上的成就,堪称一座卓越的丰碑。
风雨沧桑,漫漫教育路,好日子正在路上。那名不见经传的村——已栽满梧桐树;那朴实平凡的人——创造着尖山教育史上的美丽乡村!
新闻推荐
9月24日上午,省司法厅一级巡视员曾施霖一行,对平凉考区2020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准备工作进行督查。市司法局、...
平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