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变”拓宽致富路 崆峒农民喜分红

甘肃农民报 2019-11-09 06:48 大字

本报通讯员 朱婷婷 李小刚

随着一场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崆峒区香莲乡什字村、大秦乡梁东村、大寨乡海寨沟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探索出了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贫困户)”为主要模式的脱贫致富路。

暮秋的清晨,笔者来到崆峒区香莲乡什字村、大秦乡梁东村、大寨乡海寨沟,院内门庭若市、欢声笑语。村民依次排队上前领取分红股金和股权证,个个笑得合不拢嘴。对于他们来说这个深秋不太冷,因为有人民币握在手中,心里热火。

“今天是分红的日子,我领到了800块钱,从1头牛养到了3头牛,感谢党的好政策对我的关怀和照顾。”大寨乡康庄村村民马文海高兴地说。

山坡上撂荒的土地、畜棚中的红牛、果园里的硕果……这些农户眼中习以为常的事物,却为崆峒区的贫困群众拓展了一条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崆峒区积极探索实施“三变”改革,将农民的土地流转入股,引进9家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蔬果、养牛基地,促进入股配股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绿色、高产、生态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带动了1275户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

大秦乡村民任小龙说:“ 以前我们是靠种地养牛过日子,现在当了股东,每年还有了分红,真真切切地让我增加了收入,我自己的养牛产业也越来越壮大。”

新闻推荐

甘肃“纸织画”今昔

纸织画作品纸织画创作中马韫菲纸织画顾名思义就是用纸织出来的一种画。纸织画其实就是将原来画好的画(一般是国画)裁成纸条...

平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