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教育扶贫落实资助资金3.96亿元 惠及29.6万人次

平凉日报 2019-05-11 04:54 大字

近年来,平凉市持续强化“一号工程”意识,紧盯 “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始终把教育扶贫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按照人人有学上、个个有技能、家家有希望、县县有帮扶的目标要求,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瞄准教育最薄弱领堿和最贫困群体,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为了做好控辍保学工作,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平凉市将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纳入县(市、区)政府考核体系,作为政府及其主要领导考核的重要指标。县(市、区)政府认真开展了控辍保学工作,锁定重点地区和重点学校,采取有效措施实施精准控辍,组织和督促适龄儿童特别是残疾儿童入学,帮助他们解决接受义务教育的困难,有效提高了义务教育巩固水平。坚持把学困生的帮扶作为控辍保学的重点任务,针对学困生学习能力、家庭和思想心理状况,因材施教加大帮扶力度,使他们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有效性和获得感。还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了“万名教师大走访大劝学”活动,市、县(市、区)教育局组成86个检査(走访)组,组织1.38万名教职工,深入420多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6.2万个学生家庭开展了走访,全面摸清失辍学学生的情况,建立准确翔实的失学学生数据,确保辍学学生劝得回。2018年,全市共劝返在籍辍学学生230名,其中建档立卡贫因户的57名辍学学生全部劝返。今年全市已劝返313名辍学学生。

同时,平凉市坚持把办好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基础性工作,统筹考虑各方面因素,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实施意见》,对撤并农村学校建立了提前告知、听证和审批备案三项制度,防止脱离实际盲目撤并学校,满足农村适龄儿童方便就近入学需求。至目前,全市1459个行政村,除45个村从未设置小学或教学点,236个村因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学龄人口自然下降、村与村重组合并等因素撤并了原有学校外,其余村基本保持稳定,有效保障了适龄儿童依法就近接受义务教育。按照“办好农民家门口学校”的理念,建立扶持办好农村小规模学校的长效机制,探索出以“小而美、小而优”为特色的小规模学校办学和小班化教学的成功经验,培育了一批全国先进集体和个人。

按照建设一所、达标一所、用好一所的要求,结合全面改薄、温暖工程等项目实施,强化村级完全小学、教学点校园校舍修缮改造及附属设施建设,配套完善寄宿制学校的宿舍、运动场、校园监控系统等设施,持续改善办学条件。2018年以来,全市共实施小规模学校校含建设类项目162个、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57个,为41所乡村初级中学进行了采暖改造升级,改扩建学校食堂60个。

在扶贫资金使用、监管方面,平凉市积极采集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信息,对贫困户学生资助集“免、奖、助、贷、补”于一体,覆盖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个阶段。2018年,全市共落实各类资助资金3.96亿元,惠及学生29.6万人次。坚持把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畴,按每生每年小学1000元、初中1250元标准足额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2018年全市下达4597万元,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4.69万人,补助人数基本达到寄宿生总数的84%左右,并向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46.9万套。稳步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秋季学期全市供餐学校1108所,受益学生13.83万名。重点抓好教育扶贫资金监管,强化资金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教育扶贫资金充分“滋润”贫困学生。

新闻推荐

平凉市城市信用监测排名继续位列全省地级市第一位

近日,国家公布了3月份全国城市信用监测排名,平凉市信用综合指数82.6,位列261个地级市第70位,连续5个月居全省地级市第一...

平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