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价格调整何以牵动万人心

平凉日报 2018-10-28 22:18 大字

供热价格调整引发广泛关注,实际上,每项公共服务产品的价格上调,无不引发热议,这并不是说价格调整本身有问题,而是凡涉及让人多花钱的事,谁都不乐意。

消费行为中,在产品或服务质量一定的前提下,消费者总是希望价格无限低,越便宜越好,最好是免费。而经营者则希望价格无限高,最好能“一本万利”。对于自由竞争的一般商品及服务而言,供需双方能接受的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对于公共服务产品而言,其价格则由政府主导决定,过低了经营者无法运行,过高了消费者不愿承担。

政府吸纳社会资本和经营主体介入,赋予其特许经营权,为大众提供公共服务,是被广泛使用的一种经营模式,在全国各地并不鲜见。这种特许经营在指定服务范围具有唯一性,在消费者眼中,就表现为垄断经营,所以对其价格变动就非常敏感。菜价即使一个月上涨几倍,也没有太多抱怨,因为消费者有选择权,可以选择少买,或者挑选其他相对便宜点的菜。而供热服务因为消费者没有选择性,只要涨价就会不乐意,很少有人考虑、关注经营者亏损状况,一般也不太考虑全社会物价上涨情况。

社会资本和经营主体介入公共服务产品的目的当然是为了盈利,他们看准的是政府特许经营的市场稳定性和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包括补贴,如果无利可图谁也不会干。而事实情况是,平凉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实施以来,由于价格成本倒挂,华能平凉电厂、红太阳热力公司这两户企业都是一亏再亏。

有消费者认为,供热服务是一个长线投资,不应急于短期追求回报。实际上,他们在价格、审计部门依法依规成本监审和审计核查后,仍然是严重亏损的。

公共服务产品价格调整涉及居民的大多要举行价格听证会,通报成本监审结果,就价格调整初步方案听取经营者、消费者及有关各方意见建议,提高价格决策科学性。如果供热价不足以补偿正常的供热成本但又不能及时调整的,政府应对供热单位实行补贴,以稳定价格,让消费者能承受,让经营者不要过于亏损。

对于我们欠发达地区而言,群众收入不高、政府财力不足是一个很严峻的现实问题。根据《2017年平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当年全市大口径财政收入57.61亿元,而全市财政支出达192.02亿元,上百亿的巨额缺口资金全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上级财政各类补贴补助和新增债务来弥补,无力拿出资金补贴居民供热。

因此,只能通过上调供热费来解决供热企业价格成本倒挂的矛盾,保障他们的正常运行。而这次平凉城区上调后的价格,仍然在全省处于较低水平。

新闻推荐

平凉市成功申办第十四届(2019)中国牛业发展大会

中国畜牧业协会10月23日宣布,甘肃省平凉市获得第十四届(2019)中国牛业发展大会承办权,这是甘肃首次成功申办全国牛产发展...

平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