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爱撑起一片晴空 ——崆峒区扶残助残工作速写

甘肃经济日报 2018-05-30 01:02 大字

本报通讯员朱元军

“人生如果不经历一番艰辛,不挑战一次苦难,也难以燃旺生命的火炬。”在第28个全国助残日之际,今年32岁的创业能手关薇正忙着和客户谈生意。

28年前,4岁的关薇因一场车祸失去了自己的左脚,高中毕业后,她装上了义肢,选择外出谋生。多年来,关薇辗转于西安、银川多地打工谋生。期间她报了自己最喜欢的室内装潢设计专业。2012年初,她回到平凉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如今,在残联的帮助下,2010年获得了甘肃省第四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CAD制图项目二等奖,2015年获得了甘肃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016年,她还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康复是所有残疾人的愿望,也是他们人生圆梦的重要一步。2016年7月,崆峒区崆峒镇祈河村村民马彩英家的孙子兰欣洲出生了,本应是全家最开心最幸福的日子,3个月后,孙子兰欣洲却被意外诊断为“脑性瘫痪”。

儿子被评为三级肢体残疾,儿媳患有精神疾病,家庭收入来源全靠年过六旬的老伴,马彩英当时一度失去了生活信心。2017年6月,当她一筹莫展的时候,残联通过康复救助的项目,帮助马彩英的孙子兰欣洲慢慢站了起来。“现在我孙子的康复效果很好,娃慢慢也能走了。”崆峒镇祈河村村民马彩英感慨地说。

为了从根本上扶助残疾人早日脱贫,同时给残疾人创造一个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崆峒区残联开展了就业扶贫基地建设,通过社会办学、部门联合培训等形式先后对5526名残疾人进行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累计有3200名残疾人实现了稳定就业,为147名自主创业残疾人提供就业援助金61.9万元,落实培训扶持资金55万元;为50名残疾人提供每人5000元创业就业补助资金,同时扶持建设了崆峒区绿康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4个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并给予了每个基地最低5万元、最高30万元的资金补助。为61户残疾人提供康复扶贫贷款347.2万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近年来,崆峒区不断建立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加大残疾人相关优惠政策落实、残疾人教育就业,仅去年,该区投入助残资金达600余万元,受益残疾人4200余人次。大力实施彩票公益金、扶残助学等助学项目,帮助残疾儿童就学1190人次,奖励高校录取残疾学生37人次,发放救助和奖励资金63万元,该区残疾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稳定达到了86%以上。

新闻推荐

平凉开展纪检监察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年活动

本报平凉讯(通讯员何亚楠)近日,平凉市纪委监委启动全市纪检监察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年活动,持续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

平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