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改掉味”到“改到位” ——甘肃省“厕所革命”观察之六

甘肃农民报 2021-06-05 01:39 大字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何香利

小小厕所,方寸之间,既系着民生,又连着文明。

随着“厕所革命”开始,甘肃省把农村改厕作为重点“民生工程”,在改厕工作中没有“生搬硬套”“一刀切”,而是因地制宜,制定改厕方案。几年来,千村万户的“茅厕”经历了蝶变,成了“靓净美”的“洗手间”。

厕所修好了,粪污的有效处理与利用,却成为百姓人居环境与生活的一大病垢和心头的“糟心事”。改厕任务繁重且紧迫,该如何用“巧功夫”“好办法”将改厕工作做到从“改掉味”到“改到位”呢?

粪污收集 做到心中有数

“厕所不仅没了臭味,而且只要拨打厕所门牌子上的服务电话,排污车就会上门服务抽粪。”73岁的灵台县西屯镇柳家铺村冯麦善指着新建的厕所说。

粪污收集,要做到心中有数。“我们推进粪污无害化处理、肥料化利用,积肥式旱厕推行就地还田利用,集中收集转运的,与农业产业大户和经营主体合作,沤肥还田施肥,确保粪污及时清理。”西屯镇副镇长杜立军说。

目前,西屯镇15个乡镇配备粪污抽吸车9辆,由各乡镇统筹调配使用,每个村确定2名公益人员负责,实现了粪污收集清运“全覆盖”。

“今年,灵台县引进粪污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一站式解决的科技型企业,涵盖户用化粪池检测、抽粪车防乱倒监测、村民快速报抽报修系统等全方位平台,对试点乡镇厕所粪污进行处理。”灵台县农村能源发展中心主任张亚锋说。目前,该项目已在中台镇、西屯镇两个乡镇19个行政村开展试点工作。

“随时清粪,厕所干净又方便,现在和城里人的日子一样美。”冯麦善笑着说。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改厕还要兼顾农民生活与生产的需要。

据甘肃省农村能源资源服务总站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粪污收集上,甘肃省各地采取“分户改造、集中处理”与单户分散收集相结合等方式,因地制宜推进厕所粪污分散收集、集中收集或接入污水管网统一收集,明确了粪污清掏、转运、贮存的责任主体,将厕所粪污治理纳入公益性设施管护范畴,确定专人负责厕所维护、粪污清运等后续服务保障。

变废为宝 做到手中有方

粪液满了有人抽,抽走之后该如何实现有效利用这一目标呢?民勤县苏武镇东湖村就是值得学习的“活例子”。(下转3版)

新闻推荐

王度林调研全县经济运行情况

5月17日,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王度林带队对全县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调研。县政府副县长陈伟一同调研。王度...

灵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灵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