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石记》与牛僧孺

兰州日报 2020-06-29 04:33 大字

在唐朝的赏石名家当中,有三位重量级大咖:一位是诗人白居易,另两个是宰相牛僧孺、李德裕。

牛僧孺(779年-848年),字思黯,安定鹑觚人(今甘肃灵台)。一生历经中唐德、顺、宪、穆、敬、文、武、宣宗八朝皇帝,累官至宰相,居官清正,刚直敢言,是甘肃走出去的一名清官。作为陇籍名人,在《灵台县志》中有收录,灵台县东南部的新开乡牛村,至今保存有牛僧孺墓。

牛僧孺从政之余,十分喜欢藏石赏石,“待之如贵客,亲之如贤哲,重之如宝玉,爱之如儿孙”,尤其对太湖石情有独钟。大和六年(832年),牛僧孺任淮南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在扬州城东住宅和城南别墅里,他的门下僚吏投其所好,乃“钩深致远,献瑰纳奇”,数年间收集了不少瑰丽奇特的太湖石。

白居易是牛僧孺的老朋友,两人不仅有着共同的爱好,而且也有着深厚的友情。闲余时间,两人经常一起品石作文,其乐融融。为了纪念二人的友情和记载牛僧孺的爱石情愫,白居易特于会昌三年(843年)五月题写了著名的《太湖石记》,简明而深刻地阐述了有关藏石赏石方面的理论与方法,从而提升了牛僧孺在古代石坛上的影响。鉴于牛僧孺藏石甚多,且多佳作,抽象具象均有,形神兼备,独树一帜,因而其被白居易视为唐代的藏石大家。

正由于牛僧孺喜欢藏石赏石,并且有着很高的鉴别能力,在当时的石坛独树一帜。白居易便为牛僧孺专门撰写了《太湖石记》一文。在这篇名作中,他提出了“石无文无声,无臭无味”及“古之达人,皆有所嗜……诚哉是言,适意而已”的观点;提出了“石有族,聚太湖为甲,罗浮天竺之徒次焉”的石种选择标准。这篇名作,还向后人传达了牛僧孺痴迷太湖石“东弟南墅,列而置之,富哉石乎”的藏石盛况和“公于此物,独不谦让……待之如宾友,视之如贤哲,重之如宝玉,爱之如儿孙”的爱石情结。更重要的是,文中所提到的“石有大小,其数四等,从甲乙丙丁品之,每品有上中下各刻于石阴,曰:牛氏石甲之上、丙之中、乙之下。”的这种对赏石分等论级的品评方法,并为后来者所效仿。白居易本是著名诗人,学富五车,才华横溢,写这种文章自然精彩纷呈,因此也成为千古名文,为世人所传颂。

应该说,牛僧孺是历史上最早的太湖石收藏家,不管在爱石的程度上,还是在境界的领悟上,他都称之为后世之师了。是他促进了对太湖石的开采和对太湖石审美价值的宣扬,太湖石问世之初及后来被誉为“千古名石”,他有不可磨灭之功,为弘扬中华赏石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而白居易的《太湖石记》则是中国赏石文化史上第一篇全面阐述太湖石收藏、鉴赏的方法和理论的散文,是中国赏石文化史中一篇重要文献,被后人誉为赏石千古第一文。唐代两位名家珠联璧合,携手共同打造了中国古代赏石文化第一高峰。

时光荏苒,岁月悠悠,转瞬已历千年百载,牛僧孺所藏之石,已被淹没在岁月的风雨中,无人知晓,但牛僧孺与白居易共同开创的赏石理论,永远流芳石坛。

□刘志宏

新闻推荐

关于对王亚锋等同志拟晋升二级巡视员公示的公告

现将拟晋升二级巡视员的王亚锋等同志的有关情况予以公示,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监督。如发现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有...

灵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灵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