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种子

陇东报 2019-08-15 00:37 大字

王贵军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庆阳市冬小麦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连续20年获得好收成。去年产量创历史新高,一般田块亩产普遍上升到300至350公斤,主产区多数田块亩产上升到400至500公斤,亩产600公斤以上的田块随处可见。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全市从南向北旱塬冬小麦长势不错,成果喜人。

庆阳是陇东黄土高原典型的雨养旱作农业区域,冬小麦生产限制因素较多,20多年能够持续丰产,且亩产出现600公斤以上,的确是一个奇迹。总结冬小麦丰产经验,诸多生产措施中选育和推广良种是一项最经济有效的增产技术。新中国成立以来,陇东地区冬小麦生产所用品种已进行了10次大的更新换代,品种每换代一次产量就上一个新台阶。现在农民对新品种的增产作用认识深刻,冬小麦生产良种覆盖率已达100%。

说起小麦良种的事儿,今天向大家介绍三位科技人员的精彩故事。他们是李加宽、宋廷新、张成,是我们众多优秀科技人员中的佼佼者。他们学农爱农,一生情系农民,用心血和汗水为农民培育出了一粒粒金色的种子,在冬小麦新品种选育科研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先说李加宽,他是平凉市灵台县人,1957年毕出于兰州农校,同年在平凉地区农试站参加工作。1981年晋升为高级农艺师,主持了庆选号、庆丰号冬小麦系列品种的选育。20世纪60到80年代,有十几个新品种成为当地生产主栽和主要搭配品种,累计推广面积2000万亩以上。其中,庆选15号、庆选27号等7个品种获省地科技成果奖。尤其是庆丰1号,1983年起在庆阳地区连续三年种植面积达百万亩,在陇东及周边地区累计推广面积700万亩以上。庆丰1号当时在全省是影响较大的新育成品种之一,“七五”和“八五”期间被确定为全省冬小麦育种陇东片区域试验对照品种。

李加宽多次被评为先进科技工作者,1978年出席了全省科学大会,同年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庆丰1号获全省和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1990年,他被确定为庆阳地区“首批知识分子拔尖人才”,1991年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他“甘肃省优秀专家”称号,同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李加宽还担任过庆阳地区农科所所长、总农艺师,在领导岗位多年,他谦虚谨慎,作风朴实,廉洁自律,严格要求,被评为庆阳地区优秀共产党员,也赢得了广大职工的一致好评。

再说宋廷新,他是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人,1962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农学系,同年在庆阳地区农科所参加工作,1994年晋升为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他主持了西峰号冬小麦系列品种的选育,为冬小麦生产提供了一批新品种。在当地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发挥了重要增产作用的品种有西峰16号、西峰18号、西峰19号、西峰20号、西峰24号、西峰27号等。这些新品种在陇东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累计推广面积2000万亩以上。其中,西峰16号在庆阳地区1986年至1987年连续两年种植面积上百万亩,该品种获甘肃省人民政府1989年科技进步二等奖。西峰18号经全省筛选推荐作为我国北方冬麦区旱地主要推广品种,1991年在中央电视台农业节目作了专题宣传报道。西峰20号被专家组评价为是我国北方冬麦区旱地冬小麦育种上的新突破,是甘肃省第一次通过国家审定的冬小麦品种。“八五”和“九五”期间还被确定为全省小麦育种陇东片区域试验对照品种,该品种累计示范推广面积600万亩以上,1993年获庆阳行署科技进步特等奖,1995、1996年分别获中国第四届艺术节和中国西部第六届技术交易会金奖,1998年获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宋廷新在主持育种课题期间任小麦研究室主任,他积极与中国农科院作物所联系沟通,“六五”“七五”和“八五”期间参加了全国北方旱地冬麦区育种协作攻关,为单位争取了科研经费,扩大了种质资源,丰富了育种材料,提升了基层科技人员的研究水平。他本人于1990年被评为庆阳地区“首批知识分子拔尖人才”,1991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甘肃省优秀专家”称号,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3年又被评为庆阳地区首届科技功臣。宋廷新是我的恩师,他和我一块搞小麦育种工作15年,乐于助人,与人为善,关心爱护同志,工作扎实,吃苦性强,我敬重他的为人与奉献精神。他是为了响应党的号召,支援祖国大西北建设到甘肃庆阳工作的,为老区人民献出了自己的一生。2014年他因病不幸去世,长眠在陇东大地上。

最后说一下张成,他是庆阳市镇原县人,1982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农学系,同年在庆阳农校参加工作,2006年晋升为教授,2010年兼任甘农大硕士研究生导师。他主持了庆农号、陇育号小麦系列品种的选育。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农村基本农田改造工程不断推进和农民对土地投入不断加大,陇东冬小麦生产发生了很大变化,生产上急需高产优质稳产型品种。张成和他的育种团队及时调整育钟目标,加强种质资源研究,创新育种材料和育种手段,育成了一批陇育号接班品种。已有11个品种通过省级审定,其中陇育5号、陇育10号通过国家级审定。陇育5号是甘肃省首个通过“一国审两省审”(甘肃、宁夏)的冬小麦品种,适宜在陇东及我国北部旱地同类生态区的宁夏固原、定西、山西长子、晋城等地推广种植,在品质、抗旱、抗条锈、抗赤霉病、抗穗发芽方面达国内领先水平,是目前庆阳市、宁夏固原市的主栽品种,累计推广面积500万亩。有7个品种获庆阳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其中,陇育1号、陇育2号2013年获甘肃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陇育4号2017年获甘肃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陇育4号还被确定为“十二五”和“十三五”全省小麦育种陇东片区域试验对照品种。

目前,陇育系列品种在陇东地区推广面积最大,覆盖陇东冬小麦主产区,而且还辐射甘肃定西市、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据不完全调查统计,庆农号系列品种在陇东地区累计推广面积500万亩以上,陇育号系列品种在甘肃、宁夏两省的庆阳、平凉、定西、固原4个市18个县区年推广面积200万亩左右,累计推广面积3000万亩以上。

新闻推荐

平凉市卫健委副主任杨霞带队督导调研灵台县健康扶贫暨上半年卫生健康重点工作

7月31日至8月1日,市卫健委副主任杨霞带队督导调研我县健康扶贫暨上半年卫生健康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县上分管领导周葆...

灵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灵台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