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农民眼中的40年
本报通讯员马红梅
清晨,王升奎和妻子早早地来到果园里,开始疏果、套袋。时值5月,一个个小果实隐藏在浓绿的叶子中间。
家住灵台县星火乡王家庄村的王升奎,栽植了5亩果园,种有160多亩玉米,是当地名副其实的“产业大户”。
在王升奎看来,改革开放40年来,在党的好政策引领下,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从贫穷走向小康,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他告诉记者:“我们村是1980年包产到户的,家里分到了20多亩地,其中1.6亩是塬地,其它的都是25度以上的坡耕地。”当初分到土地时,他们一家人兴奋得一夜难眠,计划着地里种些什么。
每到秋播夏收的时候,就得早早起床,先把牛喂饱,然后赶着牛,背上锅和劳动工具到七八里之外的远山地去耕种,在路上就得走1个多小时,到地里时天刚蒙蒙亮。到中午12点多停下来休息,因为路远回不了家,他就把牛赶在山里吃草,自己则用地里的大土块支起锅,随便捡点柴火做一顿简单的饭。有一次支锅的土块塌了,锅里的饭倒了,当时正是夏收的紧要关头,他没有回家吃午饭,到傍晚的时候,饿得头晕眼花,硬是支撑着回了家。
村里人意识到,种地的路太窄了,坡耕地是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打不下粮食。每年夏收结束的时候,村上就组织村民整修梯田、修路,但那时全靠镢头和铁锨。几年下来,村里的耕地条件逐渐改善,王升奎家的日子也越过越好。
2000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王升奎也享受到了这一政策的实惠。乡上动用大型机械修好了到山上劳作的路,2005年整村推进,将全村25度以上的坡耕地修成了平展展的梯田,王升奎告别了用牛耕作的历史,先买了一辆手扶拖拉机耕种土地,后来换成小四轮拖拉机。去年,他享受了国家农机具补贴,买了一辆东方红904大型拖拉机。
随着耕作条件的变好,王升奎家里产的粮食越来越多,他决定种植经济作物。2007年,他把自家最好的塬地栽植了5亩苹果树,经过几年的精心管理,如今已经成为丰产园。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王升奎看着之前的远山地被村民撂荒了,积极响应一号文件的号召,承包了160多亩山地种植玉米。“如今种玉米方便得很,种的时候有拖拉机,收的时候有收割机,籽种也好,每亩山地能产1100斤玉米,有400多元的净收入。” 王升奎告诉记者。
改革开放40年,对于王升奎来说,不仅耕种方便了,他家里的住房条件实现了“四级跳”,从山上的窑洞搬到塬边土木结构的房子,再到修建了砖混结构房子,如今在县城为儿子买了楼房。出行条件也极大改善,自行车、摩托车、面包车再到如今的小轿车,群众的生活可谓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新闻推荐
3月28日,灵台县委大课堂举行第二十八期专题讲座,邀请北京大学法学博士、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国社科院联合培养博士后、甘肃省...
灵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灵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