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市委主要领导县区调研系列报道之民生改善篇

平凉日报 杜发强 2017-07-24 09:48 大字

“我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俯身接地气、抬头谋长远,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热点难点问题,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切实提高平凉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这是郭承录赴任伊始在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的铿锵表态。

民生改善始终是郭承录最为关心关注的头等大事。他强调,我们一定要更好地统筹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紧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关切,积极措办惠民实事,着力解决群众看病、上学、就业、住房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大力发展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社会公益事业,力促民生保障更给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努力让群众享有更优质的教育、更高水平的医疗、更稳定的就业、更可靠的保障、更便捷的出行、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下功夫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民生无小事,民生最关情。来到灵台县百里镇古城村移民搬迁安置点、邵寨镇雷家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郭承录进村社、访农户,深入了解农民生产生活情况。他强调,要着眼长远发展和群众稳定脱贫,充分挖掘利用自身优势,大力扶持发展多元富民产业,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确保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要结合实际,积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研究解决农村“空壳村”的问题,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在崇信县赤城移民社区,郭承录详细了解群众生活情况和搬迁工作进展,并走进幸福大院看望老人,与他们亲切交谈,了解生活情况。郭承录指出,要积极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探索农村社会管理模式,创造更加便捷、更加健全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要重视做好农村孤寡老人养护工作,探索完善养护保障机制,确保他们老有所养、安度晚年。

教育卫生事业事关千家万户,事关几代人的幸福安康。在静宁文屏教育园、灵台县城关中学、泾川县城第三小学、崆峒区广成学校和庄浪县思源实验学校调研时,郭承录指出,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始终站在对教育负责、对学生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的角度,用足用好优质教育资源,一手抓管理,一手抓质量,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办学理念,改进办学方式,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良好品格养成,激发学生兴趣爱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结合实际,加强农村初中以上寄宿制学校规划建设,尽快实现所有学校有寄宿和就餐条件,鼓励支持农村小学在就近方便的前提下办成寄宿制学校,保障营养餐的质量和安全,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让家长放心地从孩子身上解放出来,发展增收产业和劳务经济。在柳湖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郭承录指出,要积极探索创新社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模式,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条件,提升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就医需求,提供更加全面、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

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如何?在崆峒区柳湖镇十里铺村调研中,郭承录指出,面对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益丰富的实际,要加快发展村级文化事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农民广泛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共创团结、和谐、文明、互助农村生活环境。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许多村民房屋面积很大,但入住率却很低,有的甚至长年大门紧闭,有的只是老幼在家,闲置很大。郭承录针对调研中发现的这一现象指出,要充分了解尊重群众意愿,突出实用适用,科学规划设计,既朴素节约又美观实用,注重质量细节,建设一些符合农村生产生活需要、适宜群众居住的住宅,在改善居住条件的同时不加重群众负担,不造成资源浪费。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群众生活水平不断的提升,解决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日益迫切。在平凉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调研时,郭承录指出,要加大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加快研究探索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的途径和措施,充分利用海螺先进的技术设备,消纳处理更多生活垃圾,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全域无垃圾的目标,不断创优城乡人居环境,促使现有设备实现效益最大化。

新闻推荐

坚持交通先行 破瓶颈补短板—市委主要领导县区调研系列报道之基础设施篇

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备条件,是增进人民福祉、实现共建共享的重要内容,也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支撑。市委书记郭承录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特别是交通基础条件严重滞后,是...

灵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灵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