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新 产业旺 农家富 静宁产业扶贫模式探析

甘肃日报 2020-10-07 02:22 大字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蹇勇德 左玉丽 杜雪琴 曹立萍 朱宇鲲

初秋时节,天朗气清。

玉米地一块接着一块,一片连着一片,层层叠叠的绿色晕染了静宁县界石铺镇整个北部山区。静宁县界石铺镇水鱼村村民王庚龙和乡邻们正忙着收割玉米,微风吹过,带起一阵簌簌轻响,便是一曲动人的丰收曲。

“我们种的是饲草玉米,玉米棒子和秆子都要收呢,现在正是收割的好时候。”王庚龙说,每吨饲草玉米收购价格为300元,每亩可卖到1500元左右,和原来的粮食玉米相比,不仅省去很多道工序,收入也增加了。

“要搁以前,我还真不敢种。现在不怕,有靠山哩!”当记者问到种上饲草玉米销路有没有问题时,王庚龙满脸自信。

王庚龙所说的“靠山”,是界石铺镇推广饲草玉米种植,由乡镇产业扶贫公司引进龙头企业甘肃陇上草牧业公司,再通过村办合作社,与贫困户签订饲草玉米订单种植合同,对饲草玉米按照每吨保底300元的价格全部收购,既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又发展了当地产业。

近年来,静宁县通过全面实施“龙头带动全覆盖”行动, 探索构建“国有平台公司+龙头企业+合作联社+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将国有平台公司、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贫困户联结到共同的利益链条上,推动农业产业市场化、集约化发展。

“我们要把产业要素盘活在产业链、将贫困群众吸附在产业链,形成利益多方共享的产业扶贫新格局,推动静宁扶贫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特的发展。”静宁县委书记王晓军表示。

国有平台公司“联项目”

一处处开阔宽敞的户外活动场地,一座座整齐划一的牛棚,一头头毛色油亮的平凉红牛……来到甘肃雄康牧业的“母牛超市”,记者看到不同品种的牛在牛棚里悠然自得地吃料。

甘肃雄康牧业有限公司由静宁县农业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注资成立,是平凉红牛标准化养殖繁育示范基地,总投资2000万元,占地100亩,目前平凉红牛存栏量为1033头,其中基础母牛883头,育肥牛150头。

“我们通过整合各类产业扶贫资金,科学饲养,做大养殖规模,再积极对接乡镇养殖小区、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让国有公司的纽带作用进一步加强。”甘肃雄康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黎彦召说。

据介绍,静宁县农业产业开发有限公司依托甘肃雄康牧业建成的平凉红牛基础母牛超市,已经成为全县平凉红牛基础母牛的“水源地”“蓄水池”,可充分保证静宁县平凉红牛标准化养殖繁育示范基地(村)的建设工作。(转2版)

新闻推荐

平凉市科技局大力扶持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

近日,省科技厅公布了2020年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备案核准名单,全省共获批6家,平凉市由甘肃德美地缘现代农业集团有...

静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静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