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群英谱】周玲玲:用付出和关怀铸就抗疫一线最强“盾牌”

平凉日报 2020-04-08 17:09 大字

“武汉人民,挺住,我们来了!”

阵前培训

回宾馆休息时,周玲玲写下了“抗疫日记”

穿着防护服的周玲玲

大家共同打气加油

4月6日,援助武汉的静宁县中医医院副主任护师周玲玲在全面完成医疗救助任务并结束医学隔离观察后平安回到了静宁。

“离开武汉后,与‘疫’魔战斗过的33个日日夜夜,经常会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地浮现在眼前。”周玲玲说。

2月17日,当支援武汉抗疫的通知传来时,正在静宁县中医院疫情预检分诊一线值班的周玲玲毫不犹豫请战了。她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非典时我就处在预检分诊一线,护理操作是我的强项,我有经验我先上。”

仓促收拾好行李,和家人简单告别后,周玲玲随甘肃第五批援鄂医疗队踏上了援助武汉的征程。

武汉中心医院是最早发现新冠肺炎病人的医院之一,周玲玲和队员们抵达武汉后,接管了该院后湖分院发热18病区,该病区共有40张床位。时间不等人,他们迅速将医疗队分为专家组、院感组、生活保障组、护理组。

周玲玲所在的护理组每天四班倒,她们除负责为患者输液、抽血、帮助服药等,还要对患者进行生活护理和生命体征监测等。

虽然每天将近10小时不能吃喝不能上厕所,回到住处,累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但只要大家一进隔离病区,又不知疲倦地为住院病人抽血、输液、送饭、监测生命体征……衣服在干湿间反复交替,手被每天几十次的消手皲裂了,鼻梁及脸部皮肤被口罩、护目镜勒出了深深的伤痕,但看着病人一个个好转,在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大家脸上挂着的都是欣慰的笑容与战胜疫情的信心。

大多数病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感染住院,和家人分离、对疾病恐惧,使他们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病房里辅助治疗的机械是冰冷无言的,但周玲玲坚信治病也要医心,医护人员的关怀与慰藉才是助力患者跑赢这场病毒的最好“良方”。

病区内一位中年男子情绪低落,与他聊天时周玲玲得知他的父母均感染新冠肺炎,父亲住在火神山医院,母亲住在雷神山医院,他既担心双亲没人照顾,又担心自己好不了,周玲玲跟队友们不断给他做心理疏导、鼓劲加油,在中西医结合的诊疗下,该男子病情明显好转起来,拧紧的心也慢慢舒展开来。

在病区周玲玲碰到了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在对他做完消杀住进病房后,老人始终不接受自己得病这一事实,拒绝接受任何治疗,这可难坏了正当班要采血、输液的周玲玲,见状,科主任樊艳分散老人注意力聊起了天:“爷爷,您昨天休息的怎么样?早餐您吃饱了吗?爷爷,您的假牙掉了……”周玲玲顺势一针下去,穿刺成功。老人嚼不动饭菜,周玲玲赶快温热了早上的米粥,看着老人吃得精光,在医护人员细心的照料下,老人的病情逐渐好转。

“很多病人心理压力大,对待他们,更重要的是耐心细心爱心。在这里,医护人员知道患者的痛苦,患者清楚医护人员的艰辛。”周玲玲说。

病区里80岁以上的老人很多,年龄最大的92岁了,日常的吃喝拉撒都需要护士照料,拉下了赶紧收拾更换干净的床单被套,并要按冠肺病人的特殊处理方式消毒处理,出入量的尿要先用5000mg/L的含氯消毒片泡半小时后再倒掉清洗。周玲玲说:“我不怕累不怕脏,来这里本就是准备吃苦的,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愿用我的付出来换取这些老人们尽早康复,给他们的子女一个圆满的交代。”

随行医护人员中有来自不少来自于甘肃省中医院、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及各地市的中医大夫,望、闻、问、切的中医诊疗方法能更有针对性地给予患者中药汤剂治疗。“很多患者的症状在早期是寒、湿,后期是热、毒、淤等,中医在这里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周玲玲说。

“甘肃医生,好样的!”这是周玲玲和队员们赢得患者的最高赞誉。

“我来武汉最大的心愿,就是所有的患者尽快治愈出院。”周玲玲说,如今我们完成了任务,平安归来,感谢县委、县政府及48万家乡父老的支持。

据了解,经过33天的鏖战,武汉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发热18病区患者全部转运完毕,零死亡、零感染,甘肃省第五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圆满完成了此次医疗救治任务。

新闻推荐

靳存旺:抗疫日记里的“温度”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康乾红“医生,你是哪里的?”“我是甘肃静宁县人民医院的。”“谢谢你!真是不好意思,麻烦你大老远过...

静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静宁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