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成果导向 树立精品意识 推动审计培训高质量发展

平凉日报 2019-12-20 09:48 大字

平凉市审计局着眼于完善审计职业保障机制,加大审计职业教育培训力度,按照“规范化、制度化,精准化、精细化,精品化、模块化,融合型、研究型”的梯次发展目标,坚持成果导向、树立精品意识,推动审计培训高质量发展,为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提供优质服务。

一是以模块化思维实施培训计划。为增强培训的科学性和生命力,平凉市审计局结合形势发展和审计业务特点,在谋划班次、设计课程上下足功夫,按照模块化思维实施培训计划,确保培训与审计事业改革发展中心工作有机融合。一方面是实行模块化设计。平凉市审计局针对每年中心工作,并结合以往年度培训开展情况,统筹谋划培训时间、班次、人数,确保培训既务实精准又顾及覆盖面。如2019年培训计划涉及8个培训项目,计划培训200余人次,覆盖全市审计机关人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重点围绕重大政策落实跟踪审计、财政审计、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以及大数据审计、审计质量管控、审计新闻信息写作等领域进行培训。市局办公室依据业务类型、操作程序、组织架构、课程范畴等要素,把培训班切割成若干实务模块,紧扣模块定位和特点设置课程。如在2018年经济责任审计实务基础培训课上,采用模拟教学方式,按照审计组结构,分综合组、财税组、民生组、资源环境组等模块进行培训;在2019年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培训课上,按照审计项目程序,分编制审计实施方案、现场管理、核查取证、成果开发等模块进行培训。另一方面是实行模块化组织。实施培训前,市局办公室会同各业务科室、县(市、区)研究选定师资、确定培训内容,形成多个教学模块,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培训模块进行动态组合、综合搭配,增强培训的灵活性、机动性。如在组织2018年财政审计实务培训时,确定了财政审计、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政策审计等基本教学模块,围绕重点内容、授课师资、培训形式等事项继续拆分子模块,细化为“谁来讲、讲什么、怎么讲”的方案,让培训更有针对性。

二是以高层引领,先进经验丰富教学课程。在培训中,平凉市审计局注重从上级业务部门中邀请优秀师资,在基层审计机关中遴选先进经验,交流审计实务技巧和工作方法,用鲜活案例教育学员在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培养学员的创造性思维。一方面,围绕培训主题,邀请特派办和省审计厅业务处长或业务骨干进行授课,围绕审计领域、审计项目、审计职业需求等讲解更高层次的先进工作经验,起到以上带下、先进带动的作用。如多次邀请驻兰特派办、省审计厅相关处(室)负责同志讲解重大政策落实跟踪审计、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以及审计质量管控、审计新闻信息写作等经验做法;在上年全市财政审计实务基础培训课上,邀请静宁、华亭审计局通过“解剖麻雀”方式多维度介绍了地方优秀审计项目的经验做法。另一方面,建立“今日我讲课”制度,结合培训主题,由学员代表授课讲解、分享经验,增强培训互动性和实战性。如在2018年培训班上,提前下发审计案例编写模板,要求学员结合工作实际编写审计案例,在培训现场开展优秀审计案例评选,并随机抽取学员进行案例展讲;在2019年培训班上,围绕政务微信操作实务,安排3名学员现场演示微信号的编辑与推送实务,由技术顾问进行现场点评,现场检验培训成果。

三是以精细管理确保培训效果。平凉市审计局遵循“从严要求、精细管理、创新形式”的原则,做实做细做优培训,确保培训取得扎扎实实的效果。首先推行务实的管理制度。如改进和优化课堂互动制度,课前向学员发放提问表,要求学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将听课过程中的问题记录下来,讲课结束后专门安排互动时间,选择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学员提问让授课老师予以解答,起到释疑解惑,巩固新知的效果。畅通学员反馈渠道,每节课前下发课程评价表、意见表,征求学员的课程评价及意见建议。同时对即将举办的培训班开展问卷调查,力求培训贴近工作实际,贴合学员需求。其次是创新培训形式。探索体验互动式、菜单式等多样化的培训形式,增强培训的灵活性与吸引力。如采用案例教学,以审计实务和优秀案例为教材,模拟审计现场环境,将案例线索串联成故事,引导学员以亲历者的方式切入,促进学员举一反三,切实掌握解决问题、开展工作的方法和思路。探索以干代训、示范引领、技能竞赛等培训模式,以重大审计项目为依托,坚持干训融合、现场教学、实训实战,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2018年,在庄浪县原县委书记县长自然资源资产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中采用“以干代训”模式,审计组借助优势审计资源,实行现场授课制度,针对遇到的难题难点随时随地进行培训授课,实现了培训与业务的双赢。这一项目被市审计局表彰为“2019年地方优秀审计项目”并推荐给全省参与评优。

四是以交流讨论推动业务研究。平凉市审计局注重发挥培训班的交流互动平台作用,坚持需求导向,组织分组讨论、开展交流活动,通过大学习、大讨论让学员分享经验,畅谈做法,实现交流互鉴,集思广益,共同进步。首先是开展研究型培训,让学员带着问题来。坚持问题导向,靶向用力,下发培训通知,让学员围绕主题积极思考,准备交流文章,以此促进学员认真听课、专心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同时,对于优质的交流文章,择优在平凉市审计局网站、推荐在《甘肃审计》杂志上刊发;对于优质审计案例,编印案例集、教学实例集,供审计人员学习参考。其次是广泛开展大讨论,奔着问题去。培训班期间,专门组织分组讨论,采取结构化方式,把研讨题目分成若干模块分配到各个小组,按照查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鼓励学员各抒己见、深入探讨,使其在思想碰撞中开拓视野,在头脑风暴中增长见识,在比学赶超收获了友谊。再次是融合嵌入调研,放大培训优势。在培训工作中融入调查研究,从培训计划制定、培训方案实施、培训课程设置、培训工作总结、培训成果开发等全过程嵌入调查研究环节。制定培训计划前,进行深入调查研究,面向全市审计机关征求培训需求,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开展培训前,依托对审计干部履职需要和能力短板的调研,精准把握需求,设置培训内容,让授课老师在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形式等方面精准对接业务需求。在培训过程中大兴调研之风,利用学员交流讨论的契机详细倾听学员讨论内容,了解各地审计工作面临的现状、遇到的难题,征集大量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并形成调研报告,为下一步稳步推进培训工作提供参考。如在2018年全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培训课上,调研团队深入学员讨论现场收集信息,取得第一手鲜活素材,通过甄别筛选、加工整理、综合分析,形成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如何破题》的调研报告,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新闻推荐

静宁县税务局: 深入一线办实事 为民服务添家具

本报静宁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吴劭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静宁县税务局将帮扶工作作为践行初...

静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静宁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