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 “六结合”配强村“两委”班子
本报通讯员 冯柏林
静宁县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和破题指向,立足基层实际,积极探索实践,采取选、育、派、考、引、换“六结合”的方式,不断创新农村党组织选人用人机制,取得了较好成效,收获了有益探索。
坚持本土原则,好中择优“选”
静宁县对于村级班子较强、党员队伍作用发挥较好的村,坚持“本村人服务本村人”的原则,牢固树立看人看工作、工作看思路,选人重公论、公论重团结,用人凭实绩、实绩凭实干的“两看两重两凭”选人用人导向,重点从本村“三个带头人”、合作社负责人、民营企业家、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等先进群体中择优选拔村干部。目前,静宁县村干部队伍中共有“三个带头人”666名、合作社负责人68名、大学生毕业生17名,发挥了能人带动效应,有效增强了村班子活力。
扩大接续储备,梯队培养“育”
按照“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干部”的思路,建立落实村级后备干部培养、管理、选拔、使用等制度,坚持储备和培养相结合,严格按照现任村干部岗位1:3的比例建立村级干部后备库,并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到脱贫攻坚、产业调整、综治维稳等急难繁重岗位上实践锻炼,保证了后备干部队伍质量和数量。
统筹干部资源,因需选人“派”
针对部分贫困村贫困程度深、村社凋敝、人才外流导致农村党员队伍老化弱化、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党组织长期软弱涣散、本村确实无合适村干部人选的问题,注重从乡镇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中择优下派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全县共选派乡镇驻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担任党组织书记32人。通过把强兵选上战场,让弱兵退避三舍的工作机制,有效解决了部分村支书带头能力弱、班子队伍涣散、发展思路不清等问题。
放宽用人视野,大胆选拔“考”
针对全县部分村党组织班子长期不健全、确实无合适人选的问题,县委组织部探索采取“全县统考”的方式,积极开展公开选聘村党组织书记试点工作,主要面向农村致富能手、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务工经商返乡能人、退役军人等公开选聘、考录择优。通过此举选聘出18名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村党组织书记,进一步优化了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结构,提升了村班子的创造力和战斗力。
瞄准重点群体,多种渠道“引”
注重眼光向外引一批,吸引51名外出经商人员和乡村域外经商致富能手建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或领办扶贫车间等经济实体,其中吸收进入村干部队伍13人。注重眼光向上引一批,充分利用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干部和乡贤模范政治素质高、群众威望高、担当意识强的优势,把想干事、能干事、懂经济、善管理、精党务的引进到村干部队伍,为他们在农村发光发热搭建平台,充分发挥村干部队伍脱贫攻坚“主力军”的能动作用。
实行优胜劣汰,稳妥有序“换”
针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村“两委”成员任职资格联审和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中排查确定不符合条件或不胜任现职村干部人数较多的问题,按照“一村一策”的方式,有计划、有步骤的做好新老更替和选配调整,既保持村干部队伍相对稳定,又做到循序渐进、积极稳妥补齐配强,也防止因大范围调整干部而导致激化矛盾。
另外按照中央和省市委要求,积极推进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逐步提高“一肩挑”比例,目前全县333个村已实行“一肩挑”80个,有效推进村级岗位和人员精简高效。
新闻推荐
鼓舞干劲增动力 奋力冲刺奔小康 市委讲师团表彰静宁红寺镇文寺村脱贫致富先进活动侧记
十月的静宁,秋高气爽、果园飘香。红寺镇文寺村更是一派喜气洋洋,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原来他们要参加“文寺村...
静宁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静宁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