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龙头 兴产业 促脱贫 静宁县健全产业扶贫经营体系调查
静宁县李店镇细湾村的果农对苹果进行套袋管理(资料图)。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子恒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巩炜 宋振峰
产业发展离不开龙头带动。但是,贫困地区最缺龙头企业带动。
如今,在全省深度贫困县之一的静宁县,一个名叫“龙头带动全覆盖”的行动正在全面实施。县里借力农村“三变”改革,结合供销体制改革,构建形成了以“国有平台公司+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为基础的新型市场运作模式。
和甘肃省许多地方不同,静宁县的这一探索,不仅在县里搭建起了国有平台公司,而且在各个乡镇也分别成立了独立的产业扶贫开发公司。在产业扶贫的大潮中,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大大提升了农业产业的集约化、组织化、规模化程度。
“众人划桨开大船”。全新的利益联结机制,使静宁县找准了产业体系建设与脱贫攻坚任务的契合点。不仅将贫困户纳入产业链条之中,促进了脱贫增收,同时,也使当地的特色产业发展渐成燎原之势。
推动产业扶贫,市场政府“两手”都得抓
产业扶贫,无非是啥效益好,就种啥、养啥;市场需要啥,就种啥、养啥。这话说起来容易,可具体操作中,谁来替农民判断取舍呢?
在静宁,苹果主要在中南部种植。一直以来,西北部的灵芝乡也想在苹果产业上做文章,可就是发展不起来。乡党委书记李好信记得,十多年前,乡里就掏钱给村民投树苗,组织干部帮村民栽果树。可老百姓并不买账,白天果树栽上了,晚上就被拔掉了。曾经栽下的6000多亩苹果树和梨树,只剩下1000余亩苹果树。
原因正是村民们当时对种果树脱贫增收并不看好。他们说,种果树,猴年马月才能结果?再说,政府号召种的,就一定能卖上好价钱吗?万一赔了,不是连口粮都没了?
说起发展产业,大山深处的界石铺镇党委书记张乾龙一样愁肠:“我们山区农民有养牛传统,镇里一直想发展牛产业。问题是,通过行政推动,能把贫困户动员起来,能把养殖基地建起来,但到头来,对接不上市场,出现‘卖难’,咋办?”
产业扶贫,单靠政府大包大揽、拔苗助长,往往好景不长。
静宁县意识到,发挥好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作用,是产业扶贫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必须把更多决策权还给市场。
“强龙头才能稳产业”。县里决定,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让懂市场会经营的人带领贫困户闯市场,解决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
前些年,静宁通过努力,发展起了市级以上龙头企业61家。但它们大多组织规模小、产业链条短,尤其是带贫致富能力弱。
产业扶贫,政府不能“越位”,但也不能“缺位”。将贫困户“嵌入”产业发展链条之中,建立稳固的带贫机制,政府不能放手不管。
唯改革者赢,唯改革者进。紧紧抓住农村“三变”改革提供的发展契机,静宁县充分发挥县供销集团作用,以其为班底组建县农业产业扶贫开发公司。同时还成立了县林果业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远抓苹果近抓牛”。围绕县里确立的产业扶贫思路,县农发公司紧盯资本运营、农业项目投资,瞄准西北部,在养牛、养鸡上下功夫。县里主打的苹果产业,由县林投公司运作,重点针对中南部,开展新技术试验推广,扩大苹果等特色农产品生产销售。(转2版)
新闻推荐
经基层群众推荐、评委会评审,第十期“平凉好人榜”揭晓,12位普通市(农)民光荣上榜,特将这些好人好事予以刊登,供广大读者学...
静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静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