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乡村万点红 遍山苹果香满城 平凉市苹果产业发展纪实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朱雅琴
严冬时节,平凉市满山遍野的果园里,果农们正忙着修剪自家的果树。
40年来,平凉苹果走过了一条从零星栽植到规模建园,从粗放经营到企业经营,从农户生产到企业经营的发展之路。小小的苹果使20万农家子弟圆了大学梦,70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苹果已成为平凉市第一支柱产业,成为一张响当当的地方名片。因为苹果,平凉农业发展特色鲜明,群众脱贫致富稳定有力;因为苹果,现代果业体系日渐成形,乡村建设美丽多姿。
种下苹果树 过上好日子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种果还是种粮?很多群众犹豫不决,“不种粮食吃什么?难道吃苹果能填饱肚子?”改种苹果对当时的农民来说要冒很大风险。
泾川县窑店镇,平凉市最早开始种果树的一个镇子。1987年春天,窑店镇龙盘村村民薛宽义在自家地里种下了3亩果树。1990年,他用种果树挣来的钱买了全村第一台电视机。
吴进军17岁时接管了家里的果树。家里的果树是怎么栽下去的?又是怎么从十几棵变成几十棵上百棵的?吴进军至今仍印象深刻。
1987年,在静宁县政府的动员支持下,吴进军的父亲最初种了1.4亩苹果树,“一棵苗木一块四,政府补贴7毛,自己出7毛。”村里第一片果树就这样种下了。4年后到了丰收季节,1.4亩果树共收入2.4万元。
随着果树结出果实带来收益,村民们种植果树的意愿变得强烈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种果树的队伍,栽种面积逐步扩大,山上栽满了“致富果”。
如今,平凉市苹果种植面积达到256万亩,2018年果品总产值达到84.6亿元,苹果主产区果农人均果品收入5000元以上,全市农民人均果品纯收入2817元,优等果地头收购价每公斤8元以上,连续10年居全国之首。
政府来撑腰 培育产业链
种苹果的先天优势再好,不发展成产业,致富增收的基础就不牢。平凉市坚持以行政推动为主导,让苹果产业形成规模效益,成为富民产业。
平凉市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大做强“平凉金果”品牌加快果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加快果产业转型升级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市财政每年投入1000万元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果品专业合作社建设、优质苗木繁育、防灾体系建设、品牌打造等。同时,成立果业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市、县、乡三级领导和技术干部“行政+技术”责任制,从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到主管部门,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利用先进技术助力果业发展,是平凉发展苹果产业的成功实践。平凉成立果业管理机构和技术服务队伍,形成市、县、乡三级果业科技服务网络,与中国果树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建立合作关系,建成一批国家、省级标准化示范园。
多年来,平凉市采取招商引资、股份合作、项目扶持等多种形式,引进了海升、恒通等一批大型果品企业,培育了国家和省级龙头企业13家,果品贮藏、加工、运销等关联企业200多家,开发了果汁、果醋、果片等系列深加工产品,还依托果品产业建成了西部最大的纸制品包装产业基地。
在静宁县红六福果业公司生产的每一箱苹果上,都加盖了一个小小的二维码,这是属于苹果的“身份标签”。这个服务依托果品质量安全数据库,做到了果品质量安全随时可查询、可追溯。
一颗苹果,从开花结果到采摘贮藏、物流运输,到最后出现在商店超市,中间要经历许多个环节。如今,平凉初步形成了产加销、贮运服一体化的现代果业体系。
擦亮新名片 走上致富路
“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东西,漂亮楼房、小汽车,孩子上大学的费用……全部都是苹果带来的!”提到苹果,这是平凉果农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静宁县治平乡雷沟村果农雷托胜2007年栽植了10亩红富士苹果,如今果园已经是丰产期,因为苹果品质较好,每斤苹果卖到了6元钱,2018年总收入20多万元。
2017年,静宁县农民人均果品收入达到4900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70%以上,苹果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平凉苹果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平凉金果”。
为了做强品牌,平凉把“平凉金果”“静宁苹果”作为全市的区域苹果证明商标和公用品牌,对生产过程及果品统一进行编码,统一包装和标识,建立果品质量安全数据库,着力提升品牌品质和价值,提高品牌的核心竞争力。随着知名度不断提升,“平凉金果”畅销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全国50多个大中城市及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并打入欧美高端市场,年出口果品万吨以上、创汇3000万美元以上。
种植果树,不仅为果农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还改善了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为发展生态旅游打下了基础。近年来,平凉围绕“绿水青山、红果漫天”主题,大力培育“平凉金果”品牌文化,举办果业文化论坛,建设集经济、养生、观光、旅游、休闲于一体的设施果园,既提高了群众对“平凉金果”品牌的认知度、认同度,又通过发展观光农业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新闻推荐
1月8日,市委常委、统战部长、葫芦河市级河长马琦来静宁县巡查葫芦河时强调,要坚决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
静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静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