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紧盯目标创新驱动 2017年平凉市文化产业工作亮点频出

市文广局 2018-02-02 11:20 大字

2017年,平凉市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中心任务,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力推动,全市文化产业工作亮点频出。

亮点一:精准调度,合力推进,主要发展指标提质增效

将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十三板块”和文化产业任务分解为34项具体工作,与各县区、市直相关部门签订了责任书,靠实了工作任务,形成了推进合力。经过半年督查和三季度召开的推进会,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快速有效落实。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全市文化产业弯道超越,逆势上扬,呈现出缓中趋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发展局面。据行业统计预计,2017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11.25亿元,增速21.48%,占GDP比重2.51%。

亮点二:聚焦项目,狠抓落实,重点文化工程顺利推进

加强督查调度,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抓建项目66个,概算总投资140.46亿元,其中实施文化产业项目41个,年内完成投资11.8亿元。对列入市级领导“三个一”包抓的市博物馆、市体育运动公园及泾川花样年美年文化城等重点项目跟踪问效,及时衔接汇报。平凉市原生态民俗文化体验区、泾川锦绣凤凰文化旅游建设、灵台南桥影视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崇信“汭龙堡”农耕文化生态苑、华亭年产7200万平方米建筑和工艺陶瓷生产线三期、关山大景区、静宁九龙山民俗文化村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

亮点三:立足节会,重点突破,招商引资实现重大突破

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力抓手,精心谋划重点招商引资项目38个,概算总投资127亿元,印制《平凉市文化产业招商引资项目册》。组团参加第十三届深圳文博会、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兰洽会、庆阳香包节等重大节会,崆峒区麻黄窑洞乡村旅游开发、崇信“农耕文化生态苑”——亲子乐园、静宁县德美文化传媒影视基地等13个项目成功签约,合同金额达36.7亿元,落实到位资金7.8亿元。平凉正道、大韵文化和亚平艺术等5户文化企业参加敦煌文博会,搭建主题展馆,展览展销文化旅游产品100多种。

亮点四:文旅融合,创新驱动,聚焦效应日益凸显提升

深入实施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首位产业”的发展战略,以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的景区景点建设如火如荼,文化产业进一步提质增效。崆峒山大景区、大云寺·王母宫大景区、关山大景区分别成立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公司。崆峒笑谈、忆画崆峒、崆峒武术等系列精彩节目在广成驿站和崆峒山实现常态化演出,游客数量和滞留时间逐年提升;崆峒镇成为甘肃省唯一入选全国10个“森林中国?森林文化小镇”的文化乡镇。为进一步提升景区文化内涵,收集、整理、挖掘、编写景区故事,《平凉故事》初稿已完成,共梳理各类故事、传说191个26万余字;与甘肃晨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合作,编写全方位推介展示平凉人文历史和自然资源禀赋的大型系列画册《大道平凉》,同步拍摄制作电视宣传专题片,文字部分已基本定稿。

亮点五:培育主体,多元发展,文化企业培育成效明显

争取国家、省上文化产业专项资金650万元,整合市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75万元,对34户重点项目和文化企业给予扶持帮助。新培育文化企业26家,累计抓建平凉文化旅游产业投资集团公司、华夏神韵文化艺术创作、静宁德美文化传媒、腾骏马术俱乐部等骨干企业43家,平凉金润集团公司、中大吉瑞文化传媒公司等战略性企业18家。静宁纸箱印刷包装生产基地欣叶创业创新发展有限公司成功晋级为“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成为甘肃省首批2家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之一。

亮点六:集聚要素,统筹兼顾,文化市场不断发展壮大

“文化集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抓建文化集市生产基地7家,固定经营点8家,年产值9140万元,销售收入2780万元,有5家生产基地和经营门店受到省上表彰奖励,有20家生产基地和固定经营点被省上授予铜牌。研发关山真气养生带、铁皮石斛、虎符镇尺、仿古脊兽、《平凉攻略》、阿峒系列服饰及掐丝珐琅等优势文化产品58种。举办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征集创意产品38种,微信投票已完成,正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甘博的根雕作品《丝绸之路·又见敦煌》《老家记忆·母亲的味道》等作品多次获全国性大奖,市场销路不断拓展。

新闻推荐

静宁县组织收听收看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

1月26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会议总结回顾2017年全国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18年和岁末年初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张兴荣、杨会君、王敏、李岳、王宁香、马发荣、李彦荣...

静宁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静宁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