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因地制宜 精准发力 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产业增收战—平凉市推进产业扶贫的做法和成效

市扶贫办 2017-11-22 17:15 大字

***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平凉市始终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核心内容和主攻方向,立足市情实际,因村因户施策,千方百计做大做强红牛、苹果、劳务“三大产业”和多元富民增收产业,有效夯实了群众增收基础,为如期实现脱贫提供了有力支撑。2015年以来,全市通过“三大产业’实现脱贫4.63万户19.74万人(牛产业5241户2.24万人,果产业7078户3.02万人,劳务产业33935户14.48万人)。在具体工作中,重点抓了四个方面。

一、抓谋划部署,强化组织领导,构建齐抓共管合力。富民增收产业是脱贫致富的基础,产业发展上去了,脱贫就只是个时间问题。平凉是农业部划定的全国优质肉牛优势生产区和优质苹果最佳适生区,群众历来就有外出务工传统,大力发展红牛、苹果、劳务三大产业,既是顺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选择,也是夯实群众增收基础的重要支撑。基于这一认识,市委、市政府确定将牛、果、劳三大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全面推行“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个方案(规划)、一个平台、一套运作机制”的“四个一”机制,分产业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优化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分别制定了牛、果、劳三大产业助推***实施意见,分行业组织召开了产业助推***现场推进会议,明确了总体目标、重点任务、推广模式、工作要求等,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产业扶贫良好局面。

二、抓资金投入,强化扶持力度,破解发展瓶颈制约。资金短缺是影响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针对这一问题,按照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的要求,积极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市级财政列支牛、果、劳资金各1000万,突出发展重点,明确投资导向,扶持产业做大做强。牛产业方面,为建档立卡贫困养牛户给予500元/头/年的养殖补贴,为建设牛舍、种植饲草、购置机具和母牛的农户,提供3-5万元***或妇女小额贷款。果产业方面,重点扶持示范园建设、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果农培训等。劳务产业方面,加大产业基地、中介组织和劳动技能培训的投入。同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积极撬动金融资金助力脱贫攻坚,发放***专项贷款、双联惠农贷款、妇女小额贷款56亿元;多方筹资3050万元作为农业互助担保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撬动金融资金3.05亿元,为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户等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服务,发放农业互助担保贷款1875万元;积极实施泾渭河流域百万亩林业生态建设项目,计划争取贷款85亿元,加快林果业发展步伐;抢抓省委、省政府实施2500亿元产业扶贫、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贷款以及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的政策机遇,督促各县区各部门主动对接,积极争取,力争更大支持,从根本上解决资金短缺难题。

三、抓规模扩张,强化主体作用,促进产业到村到户。紧盯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大力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持续壮大草畜、果品等富民产业和玉米、马铃薯等旱作农业发展,努力实现特色产业对有条件的贫困村、贫困户全覆盖。牛产业以适宜养殖牛肉的贫困村(户)全覆盖为目标,坚持规模养殖与分散养殖相结合,突出基础母牛保护、品种改良、饲喂方式变革等重点,在贫困村建成规模化养殖小区92个,饲养肉牛24.1万头,种植全膜玉米33万亩。果产业以适宜区全覆盖为目标,着力在标准化生产、精细化管理、品牌化经营上下功夫,着力构建早中晚熟合理搭配、品种品系科学布局的果品种植结构,在贫困村发展果园14.6万亩。劳务产业着眼市场需求和农村实际,探索建立了“完善一套组织领导机构,制定一套年度培训工作计划、一套资金整合使用办法、一套考核办法的‘四个一\’***劳动力培训机制”,开展职业技能培训7.76万人(次)、农村致富带头人示范培训4310人(次),输转贫困劳动力22.31万人(次),创劳务收入40.37亿元。同时,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多元增收产业,在贫困乡村新增设施蔬菜2.8万亩、马铃薯24万亩、中药材2万亩、油用牡丹2.4万亩,新建旅游扶贫试点村7个,新增农家乐86家,先后建成县级电商服务中心7个,乡级电子商务服务站82个,销售额达到2.12亿元,有效带动了贫困群众增收。

四、抓提质增效,强化龙头带动,不断增强品牌影响。在持续扩张产业规模的同时,狠抓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新技术推广、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持续提升产业质量、不断增加产业效益,切实发挥产业助农增收作用。突出大龙头牵动、合作社带动、大园区拉动,实施全产业链开发,引进落户了陕西海升集团等重点企业,新建、改扩建龙头企业25户,新登记注册农民合作社919个,新增家庭农场124个,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9个、市级示范园8个,计划与海升集团合作投资13.1亿元实施7个现代农业项目,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主动与劳务输入地加强信息沟通,大力发展劳务带头人和经纪人队伍,全市累计建成500人以上劳务基地96个。不断强化科技支撑,积极开展平凉红牛新类群选育和高档优质肉牛技术试验推广,全市肉牛良种化率达到92%;先后引进国内外矮化密植、早果丰产、肥水耦合和苹果矮砧集约高效栽培等新技术10多项,选育出了“静宁1号”“成纪1号”2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平凉金果”“平凉红牛” 先后取得了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8张名片。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创新东西部扶贫协作模式,首次走出去全方位宣传推介特色优势农产品,在天津市河西区和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成功举办了平凉“金果红牛旅游”走进津京系列推介活动,签约资金13亿元,签订旅游合作协议150份,有效扩大了特色农产品在高端市场的份额,产品销往全国50多个大中城市,出口东南亚、中东和欧美国家。

新闻推荐

砥砺奋进谱华章——平凉市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交通广播建设发展纪实

□梁伟民郭俊奎在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的日子里,平凉市广播电视台迎来了综合广播成立十周年、交通广播开播一周年纪念日。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回眸平凉广播发展的历史印记,展望平凉广播发展的美...

静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静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