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5年——果产业奏响富农曲
九月,行走在平凉的角角落落,从山梁到川地,不时有大片的苹果园映入眼帘,挂满枝头的苹果压弯了树枝,空气中还飘荡着丝丝果香。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零星种植到规模发展。苹果产业已经成为平凉市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凝结着全市人民三十多年的心血汗水,承载着千家万户脱贫致富的迫切愿望。
大力推广矮砧密植、增施有机肥、加快合作社规范运行……近五年,全市果园新植140万亩,其中苹果128.7万亩,按照“扩规模、促管理,提质量、增效益,拓市场、创品牌”的思路,全市果品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今年“五一”小长假,静宁县余湾乡2万多亩苹果树开花了,吸引了周边地区的5000多名游客慕名而来,他们走进果园赏花、拍照,在农家小院内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体验农事生产,掀起乡村旅游的高潮。
目前,静宁南部山区的苹果生产乡镇纷纷以花为媒,打起了苹果文化牌,将苹果产业与旅游业融合。不仅引来了游客客商,推动传统农业转型,也让一张张钞票装进了村民的口袋。
全县果园面积稳定在百万亩以上,建成仁大等12个果园全覆盖乡镇和治平雷沟等80个果品专业村……如今,除了“静宁苹果”这张亮丽的名片外,平凉市各县区也有很多农民,依靠苹果产业逐渐走上了致富路。
几年前灵台县上良镇北张村的村民,以外出务工和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种植为主要收入来源,在一望无际的黄土地上,他们年复一年地忙碌着,总是摘不掉“穷帽子”。
“去年我的6亩多果子卖了十几万元后,来我果园参观交流,干活学习的人越来越多,通过算账对比,一些贫困户切实意识到只有发展果产业才能实现翻身,现在他们依托果产业实现脱贫的愿望也十分迫切。”北张村村主任张银杰说,通过外出取经、典型现身说教等方式,村民思想观念已经根本改变,由原先的“以粮为纲”转向为“以果为纲”
没有果产业就没有脱贫的基础,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现在北张村共有果园547亩,户均3.9亩,2016年产值100多万元,近三年通过苹果产业脱贫56户217人。今年秋季,包括8户贫困户在内,计划栽植短枝富士果园78亩。
庄浪县大庄镇连王村苹果产业是全县果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示范点。曾经山大沟深、生产生活条件差等各种因素制约着连王村的发展,现在全村果园面积达2800亩,实现了适宜区全覆盖的目标,今年全村1200亩挂果园预计产量1800吨,销售收入720万元,果农人均增收4500元。村上扶持务果能手王天俊组建的合作社,招商引资新建了万吨果品冷藏库,解决了全村果品贮存问题。
记者从市果办了解到,平凉市作为农业部划定的全国最佳苹果适生区之一,全市苹果种植面积达256万亩。2016年,全市果品产量180万吨,产值76亿元,农民人均果品纯收入2817元;建成果品万亩乡镇85个、千亩村1063个,分别占乡镇和自然村总数的83%和70%;全市已有326个果品专业村依靠发展苹果实现了脱贫致富,苹果主产区农民人均果品纯收入达8000多元,果产业已真正成为适宜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收入来源。
市林业局局长马新平介绍,按照“以贫困发生率在17%以上的286个贫困村和206个非贫困村、涉及24.4万贫困人口为重点,以适宜栽植果树和贫困村(户)全覆盖为目标,到2020年,全市苹果面积稳定在260万亩,适宜栽植苹果的贫困村户均果园面积达4.5亩,人均达1亩”的果产业转型升级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目标,未来平凉市果产业将加快覆盖扩面、提质增效、大户培育、机械服务、市场开拓、品牌宣传等方面的发展步伐,让更多的村民栽上“摇钱树”、结出“致富果”,使果产业切实成为平凉市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门路。
新闻推荐
走访帮扶联系户了解帮扶联系户养殖业发展情况与村两委班子交谈了解情况9月5日,县委书记王晓军带领县委办全体干部及财政局负责人,赴帮扶联系村原安乡张营村、坷老村,开展帮扶对接工作。王晓军先后深...
静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静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