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科技重大专项助力旱塬春玉米创吨粮高产

甘肃日报 2021-10-29 04:06 大字

本报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李满福)记者近日从省农科院获悉,由该院樊廷录研究员团队实施的省科技重大专项,联合测评出7个抗旱耐密高产品种,集成应用了全生物降解膜、机艺一体化等关键技术,有效助力旱塬春玉米创吨粮高产。

黄土旱塬是我国北方旱作区优质粮果生产基地和粮食生产功能区,素有“油盆粮仓”之称。玉米作为黄土旱塬第一大优势高产作物,支撑着稳粮保供和确保饲料粮安全的重任。近10年来,省农科院依托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省科技重大专项,省农科院樊廷录研究员率领科研团队,瞄准旱地玉米密植高产及全程机械化的重大需求,联合测试评价出耐密抗旱高产宜机收玉米新品种7个,集成应用了适水密植增产、化肥减量增效、全生物降解膜替代PE膜、秸秆粉碎还田、覆膜施肥穴播艺机一体化、低水分机械粒收等6项配套技术,实现了良种配良法、农艺配农机的融合。2021年甘肃东部玉米生产遭受抽穗灌浆期降水稀少的大旱灾年,玉米大面积减产,但泾川高平旱作玉米密植绿色增效百亩示范点,抗旱耐密抗倒,呈现一片丰收的景象。

经现场测产,陕单650、MC703、瑞普909、强胜388、先玉698、联创825亩产创造了吨粮田,其中陕单650抗旱性强、耐密植、单产1017.1公斤/亩,籽粒水分降低到了25.6%,达到国家机械粒收玉米水分标准。

新闻推荐

白亚军主持召开黄河流域泾川县林草生态扶贫项目调度会

10月18日,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白亚军主持召开黄河流域泾川县林草生态扶贫项目调度会,县林草局、县果业局和荔堡镇、...

泾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泾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