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一体化保护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俞树红
平凉市地处黄河中上游泾渭河流域核心区,渭河第一大支流泾河横穿东西,是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汭河、达溪河、芦河流经区域内。
平凉市始终遵循“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集中精力,下活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一盘棋”。
一项技术 让垃圾变废为宝
治理黄河流域污染,贵在治理区域内垃圾污染源头,净化流域生态。以前,平凉市主要靠回收垃圾填埋的办法处理生活垃圾,但深埋的垃圾对土壤环境污染影响大,不利于生态环境长期治理。
如何让生活垃圾变废为宝,技术成为决定性因素。平凉市把治污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利用高技术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推动节能减排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采用中国海螺创业研发的生活垃圾气化焚烧处理技术,利用水泥窑资源化协同处理生活垃圾项目,对城乡生活垃圾实施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6月2日,“美丽中国 生态甘肃——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污染现状调查工作”全媒体主题采访活动记者走进平凉海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实地查看了这一创新技术。
2014年10月,该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成为西北首个利用水泥窑资源化协同处理生活垃圾的示范项目。
此项技术,为治理污染环境,究竟能创造多大的生态价值?
平凉海创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程洲介绍,日处理300吨生活垃圾,年处理垃圾18.25万吨,利用垃圾焚烧年发电量7800万千瓦时,实现发电收入5000万元,减少财政垃圾处理补贴支出1496.5万元。每天焚烧垃圾发电造成的炉渣在4吨左右,全部用作水泥生产原料,垃圾变废为宝。
先进技术与传统的填埋处理、堆肥处理和垃圾发电处理方式相比,无需分拣,整个过程实现了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利用,避免了垃圾填埋场对周边环境和地下水的污染,对节约利用资源、优化人居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平凉市生态环境局有关人士介绍,这项技术是平凉市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改革的一次创新探索,采取企业投资建设,政府逐年购买公共服务的运营模式,实现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向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运营管理市场化的转变,为全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探索出了新路子。
一个理念 实现流域生态美
泾川县在治理泾河流域过程中,将原计划占用250亩地的一项工程项目取消,为泾河治污让路。眼下,泾川县城关镇新沟村正在实施泾河整治EPC(一期)工程项目施工。
(转2版)
新闻推荐
5月26日,县政协副主席王建平带领政府办、政协办、县政协提案委负责人,先后深入王村镇、民政局、教育局、文旅局、住建...
泾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泾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