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锦社搭起“聚宝棚” 做好带头人
本报记者 范亮
“群众住到了新农村,蒲河架起了漫水桥,硬化路铺到了田间地头,接下来就得发展产业,带领群众一起发家致富。”8月23日,毛寺村村主任毛锦社在自家的高架大棚里对记者说。
毛锦社是毛寺村里的能人,还被列入了村史馆的名人榜。1982年4月,他在泾川县农机公司花费4270元购买了一台“飞乐”牌农用三轮车,成为村里购买农用三轮车第一人。他常说,只要能吃苦,肯钻研,就不愁不能致富。
毛寺村耕地平整,蒲河穿村而过,发展设施农业区位优势明显。2014年,西峰区扶贫办投资100万元,为毛寺村投建了368座大棚。但由于村民缺技术,没经验,心里没底,有的将大棚拆掉种粮食,有的将其闲置在地里,有的甚至将设施售卖。到2018年,全村的大棚仅余50多座。
看到这种情况,毛锦社萌生了一个想法:要让群众看到实惠,作为村干部,他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带动村民致富。
带着这个想法,毛锦社先后多次到农技培训中心学习,村里有了外出学习机会,他总是第一个争取。通过参观学习,毛锦社发现,要搞好大棚,温度控制是关键。由于缺乏资金,先进的温室大棚温度控制系统只是空中楼阁,毛锦社就开始自己钻研如何提高大棚室内温度。“通过多次试验,我发现在高架大棚里,可以增铺保温膜,铺一层温度就能提高2到3℃。”
摸到门路的毛锦社逐渐掌握了大棚的经营管理之道:寒冬腊月育苗,春暖花开时种甜瓜,立秋时节种白菜。别人育苗要40多天,而毛锦社家的大棚由于温度高育苗仅需20来天,甜瓜也要比其他人提早上市20多天也总能卖上好价钱,每年靠育苗,毛锦社就能收入2万余元。
今年,他通过搞采摘,靠微信群、朋友圈宣传销售,在田间地头就将甜瓜销售一空,净赚4万多元。毛锦社的6个大棚都变成了真正的“聚宝棚”。
看到毛锦社的钱袋子鼓了,村民也动了心,20余户甜瓜种植户找他学经验,让他帮忙销售。“我们已经成功注册了‘黑老锅\’品牌,现在村委会计划向上级政府争取资金支持,成立合作社发展高架大棚,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栽种,统一指导,统一销售,形成规模,打响品牌,让更多群众靠种大棚富起来。”谈及未来的发展,毛锦社满怀信心地说。
新闻推荐
实习生路世玲本报记者杨洋7月30日,记者从庆阳西峰汽车南站了解到,自7月28日起,该站的公厕结束了多年的收费模式,今后将为广大...
泾川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泾川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