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加快乡村文化建设步伐

甘肃日报 2018-07-19 04:01 大字

本报平凉讯(记者朱宇鲲)平凉市近年来把推动新乡村文化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发展、新型农民培育、文明新风弘扬有机结合,与经济建设同步推进,提升乡村发展的软实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和乡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乡村文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平凉市通过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养生农业,开发生态观光、游园采摘、民俗体验、垂钓休闲等乡村文化发展新业态,先后打造了泾川县泾明乡白家村等一批“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精品村庄,培育形成了崆峒区寨子街村、赵堡村、史家沟村,泾川县玉都镇康家村等一批集休闲娱乐、农事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文化旅游示范村,树立了崆峒区花所乡天源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示范园等一批乡村文化与农业融合发展的典型。

同时,平凉市针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开发不够深入,不少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特色资源宣传推介力度不大,外界知晓率不高,以及部分乡村建设文化气息不浓厚,文化内涵不突出,文化与旅游、农业、健康养生等产业融合还不深,乡村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以保护好古镇、古村落、古民居、古树名木和弘扬人文精神为抓手,积极推进乡村文化项目建设。先后实施了崇信大麦沟村樊娃社和梁坡民俗文化村、泾川党原镇完颜洼村民俗文化新村等民俗特色建设项目,建成了一批依山傍水、古朴幽雅、生态休闲的美丽新村。

结合“历史再现”工程,平凉市广泛推进农耕文化展馆、乡村记忆馆、民俗博物馆、传习所建设,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民俗工艺,开发了马尾荷包、根雕、木雕、泥金纸织画、麦秆画、刺绣、剪纸等一批民俗文化产品,广泛收集传统生产生活用具及民间手工艺品进行展出,进一步推进了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乡村文化发展格局。

平凉市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乡村文化人才管理机制和运行方式,从大学生村干部、“四支一扶”人员中选聘有文化特长的人员担任村级综合文化服务联络员,注重示范带动,落实专项经费,先后推选200多名文艺工作者和文化志愿者赴扶贫一线开展文化帮扶工作,结对帮扶贫困村文化社团80多个,培养乡土文化能人260多人。

近年来,平凉市组建了一批秦腔班、唢呐队、社火队、体育队等民间文化社团,先后培育了崆峒区白水镇“泉之声”、草峰镇“农家梨园社”和灵台皮影、庄浪高抬、南湖曲子戏等一批民间社团和群众自乐班。截至目前,平凉全市10人以上、相对稳定的村级民办文化团体达到400多个。积极组织专业文艺工作者广泛开展结对帮扶,通过点对点、面对面定期组织文艺辅导,培训基层业余文化骨干,变“输血”为“造血”,大大提升了农村文艺社团组织的演出水平。

新闻推荐

奋进中的庆阳市环境监测站

庆阳市环境监测站成立于1981年,是全国环境监测网络二级站,是庆阳市政府设立的唯一环境监测专业科研单位,主要承担庆阳市辖区...

泾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泾川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