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明学:在“黑白世界”中书法修行
张文翰
崔明学 1970年生于甘肃静宁,供职于华亭煤业集团。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煤矿书法家协会会员、平凉市书法家协会理事。书法作品获“党的光辉照矿山”全国煤矿书法展览优秀奖,第三届全国电力书法作品展获优秀奖,第二届甘肃“张芝奖”书法展览三等奖。
书法作品入展全国安全生产第二、三届书画展,第三、四届职工煤矿书法精品展,第一、四、五届甘肃“张芝奖”书法篆刻作品展,甘肃省首届书法篆刻大展。
书法犹如采煤一样,需要钻进书道深入“采掘”,在生活中沉淀,从心灵上升华,一直到生命中不断艺术体验。写到此处,我不得不说陇东华亭的一位书法家:崔明学。
崔明学,70后,甘肃宁静人,现于华煤集团陈家沟煤矿工作,是一位实实在在的“采煤工”,多年来,他一直在井下“挖煤”,挖出了一片“黑白世界”,这个“黑白”,既是真实的,又是精神的,他的书法,如深山里储藏的“煤块”:坚质、浩气。
对于挖煤这辛苦事儿,我也多少了解一些情况,因为我十多年前也在华亭那边一家煤矿挖煤,和明学老兄一样,对煤矿生活也有着深刻体验,如今,华亭还有我不少同事、文友等。所以对明学的书法我一直默默关注着,的确,也是煤情的使然。
其实,书法是明学的业余修养,他的正业是采煤。当然,业余中也有高手,明学就是其中一位。明学的临帖是比较杂的,但他的悟性很好,在谙熟采煤手艺的基础上,更是潜心向学,从容坚持书法,从自强不息到至诚无息。一门心思地临习古人碑帖,十多年前他习王铎、临汉碑,擅行草,那个时候他笔下就能写出流畅变化的笔墨线条,而且笔势连绵不断,融合古法。
这些年来,他的书法里能看到“二王”的格调,勤临王羲之手札、法帖,强化行草的节奏感,书法里也有孙过庭《书谱》“流而畅”草书之美,他的书法在洒脱的基础上,平添几分温和含蓄。
倘是透过单字去看崔明学书法,他对每个字结构的处理上还是和谐合理的,尤其他的“结字”能力强,巧妙构思,极力参悟每个字的“黑白世界”。然后从字法、墨法、章法中通于“一气”,在整个书法格调上追求“以韵取胜”。
他的书法在以往“杂”的基础上不断向“精”过度,这种“精”不但是技法上的深化,而且是艺术上的升华,这是明学几十年来在书法之路上渐渐悟出来的一种风格。这种风格也是他书法的基本风格,绝不是定性风格,定性艺术风格往往“人书俱老”的一种呈现,不但关乎思想之“智”,而且彰显艺术之“美”,一幅书法里一旦失去“智、美”二字,往往导致俗野之态。而明学在笔墨一道中,不断临摹古人,思考创新,两者融合,渗透情感,心化之后流落于纸上,呈现流畅洒脱之风,这是他的“精神境界”与“黑白世界”逐步通会的过程,也是一个生命深呼吸的艺术结果。
总体而言,明学老兄在深挖煤山的进程中,同时畅游墨海,其中的黑白、美丑、阴阳、曲直、聚散等一些二元对立的书法美学,在明学字里行间不断呈现,时隐时明,若即若离,是一个不断完善生命的历程,彻悟书法黑白,当然此种既有辛苦,又含真意。这种由技向道的书法觉解,明学早已在书法挥洒过程中体悟到了,只是无法“言状”,妙在心手之间。五代有一道学家谭峭在《化书》中如此强调:“心不疑乎手,手不疑乎笔,忘手笔,然后知书之道。”的确,古人一语道破了心手之间在书法中关系,最可贵的是一个“忘”字,试想,明学在创作过程中常常能进入一种“忘”的状态,此种笔墨情感,往往是建立在一个“痴”的基础之上,纵观历史上的大艺术家,无不在“忘”与“痴”的艺术状态中,觉悟天地之情……诚然,书法家也一样,要在创作过程不断要锻炼书法,更要凝练生命,当然也要敬畏中国传统文化。
相信,明学在思想和艺术创作理念中,其书法具备“智”“美”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艺术语言,进入更加通达广阔、生动自然的书法“黑白世界”,不但领悟庄子思想中的“虚室生白”,在明学心灵深处发出一束书法之光,就像炉中的煤一样燃烧、发热,也希望他的书法和煤一样,走进千家万户。笔到这里,我便想起一副拙联:“纸上文心知世事,炉中火眼阅人情。”其实,书法之道也是如此,要用文化蕴涵书法,那样书法的“文本”,从外到里,有一种真气弥漫。明学的书法,不但“尚用”,而且“尚美”,而他在两者之间能保持一种可贵的精神——笔墨修行!
话不在多,贵在精,我就不多说了,把明学的书法艺术让大众去好好品味,相信,他在“明学”的过程中也在“明书”!
新闻推荐
华庄公路马峡段。杨全福张小兵张郭峰要想富,先修路。华亭市坚持把道路交通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
华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华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