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脱贫蜜”让群众生活甜如蜜

甘肃经济日报 2019-11-12 00:54 大字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通讯员王秀琴

“关山脚下好风光,蜜蜂飞来采花忙。农户养蜂为哪桩,脱贫致富奔小康。”为帮助群众摘掉贫困帽,华亭市神峪乡深入挖掘当地资源优势,以带领群众发展中华蜂养殖为主的绿色产业为引擎,串联式发展脱贫致富产业,促进农业产业走出了多元化发展的新路子。

树立脱贫致富灯塔,让群众不再瞎摸

“中华蜂养殖是一个好的项目,不占地、不用粮,投资少、见效快,无污染、无公害,是个快速致富的好路子。”神峪乡九一沟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张博亮在村民代表大会上向群众宣传养蜂的好处。

为帮助贫困群众早脱贫、早致富,九一沟村“两委”班子在乡政府包村领导和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以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的形式征求了群众的发展意愿,最终决定利用地处山区、蜜源丰富优势,发展中华蜂养殖产业帮助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梦。

产业选准后,“技术”是成为发展养殖的第一难题。该乡针对这一实际,先后前往陕西等地考察学习,邀请养蜂专家深入蜂农家中采取互动交流、面对面讲解等方式,深入浅出地传授最新养蜂技术。先后深入村组开展培训50余次,培训群众1000余人。

点亮脱贫致富灯塔,让群众充满希望

“养蜂是个很辛苦的活,我每天早上起来都要打开蜂箱,检查一下蜂群有没有病虫害,还要仔细打扫蜂巢。我今年养的蜂,蜜特别好,结晶多,密度稠,吃起来特别甜。”九一沟村养殖户杨汉东乐呵呵地说着。

为发展壮大特色养殖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向多元化发展,带动引领群众快速脱贫、致富,2019年6月,神峪乡在九一沟村举办了扶持特色养殖业发展中蜂发放仪式,为全乡5村63户贫困群众投放中蜂592箱。

在产业发展中,神峪乡创新产业发展思路,采取“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品牌树在产业链上”的“四链”发展模式,通过“党支部+产业致富带头人+合作社+基地+电商”的模式建立“1+1”“1+N”帮带机制,依托“神峪电商”销售平台,统一采购品牌包装、销售蜂蜜,有效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目前,通过电商平台销售蜂蜜560斤、收益6.7万余元。

串联脱贫致富灯塔,让群众拥有钱景

“光靠养蜂单打独斗可不行,我们要实现全村增收致富,还要和其它产业抱团发展才能行……”包村领导魏义平在村民代表大会上说。

为拓宽产业发展渠道,带动全村群众增收致富,九一沟村通过合作社带动,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积极到草窝村鑫丰农民专业合作社学习借鉴花椒栽植技术,成功引进“大红袍”优质花椒苗木1.5万余棵,动员全村29户村民以土地入股到合作社,由合作社统筹建成新品种花椒种植园,入社农户在获得保底分红的基础上参与基地日常管护挣取薪金,进一步增加入社群众经济收入。

目前,九一沟村合作社折股量化建档立卡75户,带动200户农户在全面发展中蜂养殖等农业产业的同时,栽植花椒达500余亩,引领全乡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5个,培育发展家庭农场3个,667户群众栽植花椒2800余亩。

新闻推荐

甘肃平凉华亭市禁毒办联合开展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暨网格员禁毒业务工作培训会

11月5日下午,甘肃平凉华亭市禁毒办联合华亭市城市社区管委会召开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暨网格员禁毒业务工作培训会。禁毒...

华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华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