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关黑木耳增收好门路

甘肃经济日报 2019-09-11 00:32 大字

本报通讯员张小兵

时下,来到华亭市上关镇黑木耳基地,只见一个个银光闪闪的大棚里,一排排整体吊挂的菌棒上长满了密密麻麻大小不一的黑木耳,附近村民正在大棚里热火朝天地采摘黑木耳。

不一会工夫,半川村村民陈小燕就摘了满满一桶木耳,她告诉笔者,“黑木耳基地一建成,我就开始在这里打零工,装袋、点菌、摆袋、挂袋,一年四季基本都在木耳种植基地忙碌,一年下来光务工费能挣5000块钱左右。”

“去年,我们镇抢抓农村‘三变’改革机遇,投资320万元,建成占地60亩黑木耳种植推广基地1处。以基地为试点,发挥企业带头作用,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引导当地群众通过土地入股和到基地务工,走出了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关镇副镇长张晓刚介绍说,“2018年,基地黑木耳总产值60多万元,带动当地38户贫困户脱贫增收,常年带动务工120人。”

“在黑木耳基地建设上,我们针对村集体‘缺企业带动、缺产业支撑、缺收入来源’三大难题,学习借鉴贵州六盘水农村‘三变’改革经验,确定了‘创办实体、抱团经营、入股分红’的发展思路,引导半川村牵头成立了华上产业发展公司,引进周期短、产业见效快的黑木耳作为增收产业,有效解决了发展难题。”张晓刚介绍说。

“以前一到下雨和农闲时节,村里的人就基本闲了,没啥活干。现在有了黑木耳,我们不管天晴下雨、一年四季都能在这里务工,挣钱补贴家用。” 半川村村民赵芳芸一边装菌袋一边说,“黑木耳基地就在家门口,一边务工一边还能照顾家里,对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增收致富门路。”

同时,镇上还动员11个村集体折资106万元入股华上产业发展公司,建成综合性车间1座,建成发酵棚、地栽棚、吊段棚和晾晒棚共35座。目前,春木耳已产干木耳3.8万斤,10万段秋木耳生产工作已进入发酵阶段。

在产业发展上,上关镇成立了半川村黑木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聘请黑木耳种植、加工技术人员3名,开展种植技术培训4期,发展会员43人,组织贫困户和易地搬迁户进入务工,衔接山东强盛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签订销售协议,有效解决了投资、技术、销路等产业发展难题,降低了市场风险,保障了产业收益。

新闻推荐

工业强市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平凉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厂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朱宇鲲“6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投产以来,每年可就地转化利用煤炭180余...

华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华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