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花香滋味长

西安日报 2018-11-11 04:55 大字

○刘坚

清晨,在去植物园晨练的途中,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在路边菜园,聚精会神地采摘白色的韭菜花。眼前的画面,是那么亲切、温暖、熟悉。这个画面,像极了陕北老家里,母亲采摘韭菜花的情景。

记得每年秋天,韭菜长苔开花后,母亲就将韭菜花采摘回来,与新鲜的青红辣椒一起洗净、控干。再摘些新鲜的花椒,用盐拌匀,放到石碾子上压碎,给我们做韭花酱。石碾子吱吱呀呀一响,邻居婶婶、阿姨、嫂嫂们就会围拢过来,趁着干净的碾子,赶紧去将自己家的韭菜花采摘回来,一起压韭花酱。她们一边互相帮忙推碾子,一边嘻嘻哈哈说笑着。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上初中,学校食堂一天三顿窝头,没有炒菜。高中时有了炒菜,但是一毛钱一份漂着几滴油花的土豆汤,我们这些家庭困难的孩子是吃不起的。那些年,我们吃的都是从家里带来的酸菜、咸菜、西红柿酱,就着馒头,再喝一碗开水,就是一顿饭。村户人家种一畦韭菜就够一家人吃,韭花稀少,压制一次韭花酱,最多能装几小罐头瓶。韭花酱,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珍贵的好吃食,家里一般都留给学生娃带到学校吃。

随着生活条件变好,上学时不再需要带酸菜、韭花酱了,但韭花酱依然是陕北人餐桌上最受青睐的调味料。吃面、夹饼、饺子蘸料,放一勺韭花酱,立刻满嘴鲜甜。冬天吃火锅、涮肉,来一勺韭花蘸酱,肉嫩味足、热辣爽口。

关于韭菜花有很多典故,最著名的当属五代时期杨凝式的《韭花帖》。一年秋天,书法家杨凝式午后一觉醒来,觉得有点饿,恰在此时,宫中送来一盘新鲜的韭花酱。杨凝式吃后觉得味道特别鲜美,就写了一封谢折:“当一叶报秋之初,乃韭花逞味之始”,送往宫中,这就是最著名的《韭花帖》。《韭花帖》同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季明文稿》、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和王徇的《伯远帖》并称为“天下五大行书”,流芳百世。一盘普通的小小的韭花成就了“韭花一帖重谬琳,千古华亭最赏音”的绝世佳作。

小小韭花,早在汉代《齐名要术·种韭》中就有记载。自古人们就喜欢吃韭菜花,并与羊肉同煮。时至今日,我们的火锅蘸料和炖羊肉中依然少不了韭花酱。但是现在大批量生产和销售的韭花酱,却远不及母亲在石碾子上纯手工压制的韭花酱香甜了。

本版部分图片源自网络,请作者与编辑联系,以便奉上稿酬。

新闻推荐

华亭县举行电视纪录片《52年华》首映式

11月1日,华亭县举行纪录片《52年华》首映式。华亭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瑞荣,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申强,县政府副县长...

华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华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