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封面新闻杯”中小学生真性情作文大赛参赛作品选登⑿

华西都市报 2018-01-20 11:28 大字

由封面新闻主办、华西都市报联合主办的“封面新闻杯”中小学生真性情作文大赛,初赛征稿已于2017年11月30日截止。评委团将对所有来稿进行评审,并结合网络人气投票,产生进入决赛的参赛学生名单。初赛结果将在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上公布,决赛定于2018年春节前,具体时间另行通知,请大家关注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的相关报道。决赛将通过现场作文比赛以及综合素质测试,最终由评委团评出各个奖项。从决赛中脱颖而出的优胜者,将获得表彰和奖励。初赛参赛作文将在华西都市报“少年派”版面上继续择优刊登。

再见银杏树

成都市四川师大实验外国语学校高2015级4班陆寒燕

“银杏,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学名……”我不耐烦地关掉智能眼镜的声音,比起它冰冷的声线和刻板的解说,我更愿意用我的“眼睛”去欣赏它的美丽。

我来过这里,还是人类的时候,曾是这里的学生。

一片镶了金边的银杏叶,被风儿送到我手中。突然间,记忆中,有什么被唤起了,那是自我被组装以来,就存在于存储器中的久远记忆,来自数百年前,一位科学家。

“我”曾在银杏树下的蜀华亭休憩;曾在落了寥寥几片银杏叶,映着绿色藤蔓的小池中打捞过羽毛球;也曾透过它叶子间的缝隙仰望自由的白云。那时,被树叶剪碎的阳光,曾真切地打在“我”的脸上。

在更久远的时候,“我”曾从繁重的学业中抬头,视线偶然撞上一抹绿意。

一阵由古老的扩音设备播放的铃音,尖锐地划破了平静的空气。我的思绪从那些遥远的数据中摆脱出来,我还有任务。我举起手中那片银杏叶,用尽可能温柔的声音喃喃道:“你愿意和我一起去未来吗?”

我的声音还是那样平淡而生硬。没办法,毕竟我是一个来自2222年的机器人。我的主程序已被沿用许多代,这种程序在令机器人能思维时,也给予了他们一段作为人类的记忆,以使机器能真正理解人类,服务于人。

人们相信,一样有感情的伙伴是可靠无比的。的确,我们也没有辜负人类的信任。现在,我要为人类带回一样植物标本,然后它们将被批量生产,与我们一样为人服务。时空穿梭的危险,由我们承担便足够了。

但那一片灿金的美景,却让我踟蹰不前。银杏树下,拍完合照后打闹着的那些孩子,虽已快不能被称作孩子,却仍有那一份童真。他们或手拿或手捧一大堆落叶,往镜头前笑得灿烂的女生们头上抛洒去。一时间,银杏树下热闹非凡。

我不愿去想,银杏被带回去后,那些“复古派”科技公司会改造成什么样子。之前已有其他被带回的植物,经批量复制后又装上微型电极,并改造形态,让它们变得“可爱”,会鞠躬致敬或按人类的意志舞动。

然而,那不是植物原该有的样子!自然界中的银杏,从来都是笔直地向着天空生长,什么时候弯下过它骄傲的脊梁?

它们本该在自然界里生老病死,世世代代繁衍不息,奈何人类“取之尽锱铢”,又“用之如泥沙”。现在,再怎么用科技补救,都回不到之前的样子了。

“XYZ-6,你在磨蹭什么?快点完成任务,把植物带回来!再浪费时间,回来就等着返厂吧!”显然,我的领导等不及了。而我,已经做出了抉择:“去您的任务!”

那么,再见,银杏树。

(指导老师卢先玲)

假如我是一名作家

成都市四川师大附属实验学校六年级8班岳欣言

10年后,我已成为一名作家,遇见过很多令人感动的事。

一次游玩,我选择了一个很偏僻的地方,朋友们都很奇怪:去那种小地方干什么?

去了后,虽然早就想到这种小地方的环境差,不会像城里孩子生活得那样幸福,但没想到,比我想象的还要差:孩子身上脏脏的,脸上很花,像抹了一层泥巴,脚上都是泥水和划伤。尽管如此,他们仍露出欢快的笑容,眼睛大又亮,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星一般。

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跑过来,冲着我笑。我发现她没有右手,她解释道:“我一直没有右手,天生残疾。”她笑得阳光灿烂,似乎没有因为残疾而难过。

她问我:“阿姨,您来这里干什么?”我柔声回答:“我来给你们送书。”她听后惊叫道:“真的吗?您真是太好了!”

我将书递给她,她用一种看珍宝似的眼神紧紧盯着书,闻着新书散发出的油墨香,小脸上写满满足。

“我也想当一名作家。”她说,“其实,见到一名作家我就很满足了,毕竟我没有右手,怎么可能当作家呢?”

我拿出拍立得,与她拍了一张合影,在照片签上名,递给她说:“我就是作家。既然你连见作家的愿望都达到了,为什么不试着让自己也当个作家呢?”

她听后一怔,长长的睫毛颤了颤,黯然说:“可我没有右手。”“但你有左手,不是吗?真正喜欢写作的人,是不会轻易放弃的,就算用嘴叼着笔写,也会坚持写下去的。”

“我,真的可以吗?”她似是询问,又像是试探,漆黑的眸子闪烁着光芒。“相信我。”我笑着答道。

她点点头说:“阿姨,您明年还会来吗?”“我会来的。”我说。

“你叫什么名字?”我问。“我叫阳阳,阳光的阳。”阳阳,像一束阳光,直射我的心底,让人如沐春风。

第二年,我又来到那里,一个俏丽的身影跑了过来,是阳阳。她甜甜地笑着说:“与您说的一样,只要坚持,就一定能成功。虽然用左手写字有些困难,但我还是做到了!”

我问:“是什么让你坚持下来的呢?”她小眼珠转了转:“一种幻想。”我有些奇怪:“什么幻想呢?”

她只答了8个字:“假如我是一名作家。”(指导老师李雪来)

永恒的生命力

德阳市外国语学校六年级1班李昀熹

我家的桃树,为我证实了生命的真谛:它,是那么的顽强。

桃树是我5岁时种下的,从此后,门前的花园里,多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小生灵,成了花园里一道风景。

一天早晨,我下楼玩耍,发现桃树在一夜之间消失了!在我面前的,是散落的绿叶与一个小树墩。我的火气一下上来了,大声吼道:“是哪个笨蛋把我的树砍了?我的树哪惹着你了?”

可是,又有谁会站出来主动承认呢?我又能怎样?之后几天里,我都生活在烦恼和不乐中,心想,它玩完了,我再也看不见它那美丽的身影了。可,奇迹悄然而至。

那天,我无意中看了一下那树根,嘿,环绕着树根的地方,长了一圈小桃树苗,在阳光中带着微笑。我想,一定有人会嘲笑它吧?小鸟、蝴蝶都劝它不要再努力了吧?但它长出来了,它成功了!露珠引来很多小昆虫,它们以为是露珠,但有谁知道,那是小苗成功的泪水啊!

我蹲下来,仔细看着:那些小苗在风中傲然挺立,比以前更加熠熠生辉。那绿中带点鹅黄色的叶子,如一位位穿着新绿色芭蕾舞裙的姑娘,在枝干上翩翩起舞。一阵风吹来,满枝绿叶漾起好看的波纹。它们挨得那么紧密,几乎不留一点空隙。

我心里一阵狂喜,真正感受到,它是生命的奇迹。它用勇气与死神抗争,那需要在消亡的边缘徘徊多久啊,需要有怎样的勇气与死神争斗啊!它用不同寻常的勇气,博得了第二次生命。

它已经被砍断了,但它的根却不甘示弱,努力地吸收着养分,盼望着有一天能再次见到明媚的阳光。终于,它攒足了力气,冲破坚硬的泥土,来到这个充满鸟语花香的世界。这需要多么坚强的生命力啊!

是什么让它完成了这一切?是对生命的渴望,是想证明,我也到世上来过呀!

(指导老师伍向阳)

读《愚公移山》有感

眉山市东坡区通惠小学四年级1班朱海鑫

读完《愚公移山》的故事,愚公不“愚”、智叟不“智”的鲜明对比告诉我们: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坚持做,就能成功。

愚公的这种精神虽然可敬,但结合现实,我想问问愚公:你的最终目的其实很简单吧,不就是为了出行方便吗?太行、王屋二山早就立在那儿了,你为什么还要把家安在那儿呢?还要花那么大的工夫去移山呢?不如想想如何省省力气搬家吧!

其实,移山和搬家都能达到出行方便的目的。可能愚公当初做出移山决定时,已经知道自己错了,但碍于一家之主一言九鼎的面子,仍然一意孤行,将错就错。

我的现实生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当我贪恋暖烘烘的被窝时,妈妈提醒我该起床背英语单词了;当我做完作业想出去找小伙伴玩耍时,爸爸又拿出一堆课外书;当盼望已久的星期天想放松时,妈妈提醒我该上课外辅导课了;当放下书本回到我朝思暮想的动画世界里时,爸爸关掉电脑,呈上一堆厚厚的复习资料。

我的时间让爸爸、妈妈挤得满满的,我在他们设计好的道路上奔跑着,对周围的景物无暇顾及。面对妈妈那双充满期望的眼睛,我想说:你们犯了和愚公一样的错,你们的目的不就是让我学好知识吗?整天关在书本里,这样能学好吗?

我多么羡慕爷爷、奶奶的童年生活啊!那时,没有辅导课,没有成堆的试卷。春天,可以去野炊,看野花;夏天,可以去小溪里玩水,捉小龙虾;秋天,可以去山上摘野果,捉迷藏;冬天,可以去林子边和小伙伴们一起拾干柴,烤红薯。

给我一个完美的童年吧!让我轻松快乐地学习。玩耍也能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还有写作必不可少的生活素材。这样会事半功倍,不也能达到学好知识的目的吗?

愚公好面子做出的错误决定,不仅苦了自己,更害了他的下一代。爸爸、妈妈,你们折断了我童贞的翅膀,为我设计的学习方法总是事倍功半,不要再像愚公那样一直错下去,还我的童年吧,我会努力学习的!

(指导老师李先碧)

天上人间

邛崃市第二中学校高2015级2班王钰童

男子良久地立在北方冬季寒冷的冷风中,灰色的呢子大衣映衬了天空的颜色,也映衬了他黯淡的心。“如果换做志摩或是岳霖,经历这般惨淡,他们又会如何生活下去呢?”

这是1956年的元旦,男子心爱的妻子离开他已8个月。他就这样立在已冻住的湖边,不知道那空洞的眼睛在看着什么。像是看着自己没了温度的心灵,像是看着逝去了的年华,像是看着没了尽头的忧伤。

他已不再年轻,但脸庞依旧白皙儒雅。他摘下眼镜,掏出手帕擦去脸上的濡湿。看着北方灰蒙蒙的天空,想到了陈子昂的那句诗“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919年,梁思成随父亲参加一个聚会,第一次见到了未来的妻子林徽因。那年,他18岁,她15岁。

一年夏天,梁思成出了车祸,缠着绷带躺在病床上,汗涔涔的脸上挂着一丝勉强的微笑。她坐在床边用手帕温柔地为他擦去汗水。他红着脸,低头唤她“因儿”。这一唤,就是36年。

林家和梁家约好一同将孩子送出国,并定下姻亲。离开前一晚,梁思成来找闷闷不乐的林徽因,故作轻松说道:“因儿不要担心,哥哥会照顾你。”“哥哥”二字一出口,林徽因会心地笑了。

两人在相识后的第六年,终于得到了一个结果。婚礼那天,梁思成抱着林徽因说,因儿终于是我的因儿了。

那是他们回国后的第几年,梁思成已记不清了,他只记得那天因儿对他说,她好像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梁思成知道,他的因儿是浪漫的女子,面对才子金岳霖的爱慕不禁怦然心动。梁思成看着只会平凡生活的自己,也为因儿感到遗憾。

一夜的辗转反侧,梁思成在第二日清晨对因儿说,你若和他在一起能幸福,我便祝福你们。这番气量的话语,让金岳霖无地自容。从此,3人只做朋友,再无其他。

也许用一生的时间去守护一个人都不够漫长,可有时候生活往往坠在完美的浪漫爱情中。

因为孤独是生命的常态,所以陪伴才显得格外珍贵。静静的陪伴,默默地解读着悲喜,懂你的冷暖知你的委屈,透彻心骨的怜爱与疼惜。

相知如镜,一份默契无需言语;一份惬意无需记取;一份婉约无需会意。相逢诗意,真诚之中真意淋漓,无需距离,天涯近在咫尺;无需承诺,洞悉生命的真谛。

红月亮

成都树德外国语中学初2015级8班胡兮潇

我不由得慢下了脚步。那是一个红月亮,只见一个圆盘,散发出红色的光,悬挂在枝条交错的远处。

寒假即将来临,每个学生的步伐都轻快起来,大家在冬天的清晨里行走,匆匆赶往教室。映在衣服上的光还是微暗的,不由得感叹冬天的太阳起来得真晚。

路灯还亮着,成了路上不突兀的点缀,像藏青色天空里的星星点点,散发着黄夹着白又说不清什么颜色的光。抬头望向天空,惊讶地发现,今早的天空居然是紫色的,白云染上几抹紫光,显得流光溢彩。

但是,没有太多人愿意停下来观赏这景色,大家匆匆忙忙赶往教室,希望在放假前再多完成一点作业,为寒假减减负担。我也是如此,感叹了一下今天的天真美,便和同学赶往教室。

在教室的走廊上,我不由得慢下了脚步,吸引我的是一个特别的红月亮。月亮被染成红色,莹亮而透明,像一颗魔法水晶球。

这时的月亮,仿佛近在咫尺,伸手便可触及。我把手放在栏杆上,看着那红月亮,心想,那是太阳吗?不,应该不是,现在太早了,太阳都还没出来。那一定是月亮,还是少见的红月亮!

太漂亮了。我在门口呆呆望了一会儿,忽然觉得这奇妙的景观不能只有我一个人看到,我要和大家分享。我跑回教室,在教室门口对大家喊:“快出来看!”一些人因为好奇出来了,还有一些人依旧在写着手头的作业。

“这里有一个红月亮!”我激动地把自己的发现说给他们听,有人说:“无聊,还以为有什么呢!”便回教室写作业去了。有人却感叹:“哇,好神奇啊,真的好大!”驻足下来,观赏这红月亮。

我对刚来到教室的同学说:“快看,这里有一个红月亮!”他们都不由得慢下了脚步,来看这神奇的月亮。许多人被这一番景象所吸引,不一会儿,走廊上堆满了看月亮的人。

时间在大家的注视下一分一秒过去,月亮的光芒开始消散,越来越小。天空明亮起来,大家陆陆续续回到教室。我的心久久不能平复,被刚才那一景象所震撼。

在繁忙又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匆匆向前,却遗忘了生活中的美。我很庆幸,看到那红月亮的那一刻,我不由得慢下了脚步,去欣赏,而不是错过,并把这份美丽分享给更多人。

我的读书故事

重庆市渝北区宏帆八中初2017级20班张潇文

说起我和我的书,那可是一个很长的故事。我跟书之间有着渊远流长的友情,是挚交之友,亦如手足情深。

爸爸的书房里,四壁都是书,有的甚至是繁体旧书。我于此间玩耍,也沾染了一身书生气。哪怕尚且目不识丁,却无师自通地爱惜字纸。

读幼儿园时,别的孩子撕书玩,纸散作一地,我总是怜惜地拾起残页,翻看它们,即使看插画也令我浮想联翩。在懵懵懂懂的行为中,我无意撞开了书世界的大门。

记得当时拾到一纸《游子吟》,顺着插图磕磕绊绊地试图理解,竟将纸上寥寥数语盯了半天。缠着老师讲诗的意思,听老师逐字逐字解释,心生一股无名的清明通透。回到家中,硬是翻出一册《唐诗三百首》,每天夜里在爸爸的朗读阐释中酣然入睡。

儿时的梦中,是熙熙攘攘的唐时大街,有挑轻担的货郎,骑大马的贵族和红杏酒家,还有一袭白衣如谪仙的李白、执扇徐行气度翩翩的白居易、赴京赶考风尘仆仆的王昌龄……以书作时空之门,以唐诗宋词作钥匙,游行穿越于古今。一声声的平平仄仄,是我与书的友谊之始。

我在李白馥郁的浪漫、杜甫晦明的忧伤中早早识了字。不到学龄时,我能持书静坐一整日,常自锁于书房,将爸爸的书取下来读。也许那时,还不能体会书中的玄机奥秘,但单单书纸薄若蝉翼的触感,仿宋体细胳膊细腿的体态,优雅灵秀之极,总令我自心中升起一股暖意——那是透过纸背的阳光,把一切灌作温热的微醺。好似一杯雾气氤氲的清茗,顺胸腔而下,穿透我整个轻飘飘的身与心。

又后来,我有了自己的书房,更容易发觉书中满盈的感情与温度:在闲暇时,甚至吃饭、行路时,手中都离不开书。一次步行时读书,一脚陷进花坛泥土里,泥水溅得满鞋都是。我却丝毫不介意,反而站在花坛里,把正看着的章节读完。

另有一次,读一本小说,书中写到反派如何恶毒,如何暗中作梗,他的一举一动,引得我咬牙切齿,手心冒汗。讲到一个人物的死时,我竟哭得稀里哗啦。妈妈常笑我哭得幼稚,但我却从不觉得这金豆子掉得吃亏。

时至今日,每个周末,我总要逡巡于书边,触碰每一本书的书脊,感受挥之不去的爱与柔。我和书的友情,注定永无止境。

遇见成都

崇州市崇庆中学高2015级3班 张雯欣

“剑南山水尽清晖,濯锦江边天下稀。烟柳不遮楼角断,风花时傍马头飞。”遇见成都,在诗人豪情万丈的笔墨里。

锦江之滨屹立千年的天府之国,烟雨飘摇中以其纯净的灵魂哺育着诗者一颗颗魂牵梦萦的心,缓缓地道诉着诗人与它未知的秘密。那是杜甫眼中“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的哗然之感。初见便钟情,于是毅然一改往日沉郁顿挫之诗风,举豪情尽赞叹成都的多彩生活。

遇见成都,咏诵着日月齐光的千古绝唱照亮了我们的心灵,那是李白心中“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溢于言表的喜爱。于他豪情万丈的所行之处,成都成了一缕柔软的丝带嵌入他的一腔热血,系住了他的放浪情怀。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遇见成都,在民谣歌者质朴的歌词里。他背着吉他唱过丽江,住过他乡,写过一纸悲伤,留过满身遗憾,可遇见成都,却好似回到了从前的港湾,在阴雨的小城里疗养着一颗疲惫的心,卸下矜持的面容,只留一气真实的情怀。

厌倦了华灯初上的阑珊夜色,只愿凭栏远眺亦或唱着游荡天涯。遇见成都,它只是收留了浪子一颗漂泊的心,用音符和旋律包裹着他的情感、放手潇洒的自由。成都,带不走的只有你。

“川人终是爱高腔,几部丝弦住老郎。”遇见成都,在老茶馆抑扬顿挫的曲调里。人生一世,爱恨嗔痴,自有千般姻缘种种难舍,也固雪泥鸿爪谁人能留。成都人选择用最淡的心事诠释坎坷的人生,用茶的方法,泡除心灵的负累。觥筹交错间,似乎茶的文化渐渐涤荡为一股清流,道叙着成都香远溢清的别致文明。遇见成都,最是花笺茗碗香千载,留得一片痴心寄锦城。

遇见书画里的成都,遇见美食里的成都,纵使重蹈覆辙,岁月的痕迹没有磨损它的光华,反而镀上了一层更为光鲜的色彩。四季不败的繁花,在锦官城里堆砌出略带沧桑的妩媚。

最是人间留不住,让我依依不舍的,不止是你的温柔。

(指导老师章应洪)

纸条无言

宜宾市翠屏区外国语学校初2015级12班王梦棵

几年前的一天,那个焦躁不安的太阳,总是想方没法将扰人的光线传递到每家每户。手中的题,是打破美好的关键事物。

妈妈气急败坏地进屋,因我的无限叫唤,幽怨的气息涨满了整个屋子。她皱着眉,叉着腰,借着太阳的照射,似乎点燃了她的怒火。我蛮不讲礼地从嘴中吐出一些厌恶的话,不停地戳着白纸黑字的题。

妈妈尽量让自己平静,用她的方法边写边讲,但遭到我的否定。一场暴风雨来临,争执迫使原来好心的妈妈将我留在原地。

直至返校前,那题仍未完成,妈妈已早早等候在门前。午后的风,慵懒地拂过妈妈的卷发,撩起桌上的纸屑。我提着包裹,目光落在妈妈的脸上,她没有笑,只是格外的平静,略微有点被我气到的皱纹。

她将一团纸塞进我的手,我弃之于地,毫不留情地看着它落地。她转身朝纸方向迈去,手扶着大腿,默默拾起,转身对我微微一笑,再小跑到我面前。我坚决将手抄进腰包,闭嘴鼓起腮帮摇头。

妈妈劝我拿着它,我反倒成了冷漠的人,我的面子成了我狠心的东西。我无奈接了条子,妈妈的脸如低落的雨天变成阴云散尽的晴天,就像过去满足我的要求那般的开心。

我淡淡回了她一笑,一言不发地走出家门。

我等着电梯,她在门前一脸慈祥地望着我,用溢满温暖的语气说,不要搞丢了纸条。电梯到了,我用眼神催促着她不要再出现。她不舍地将门掩拢,最后只留下一丝缝隙目送我。

我乘车去往候车点。我小心翼翼地将纸条拿出,展开已快被揉破的它。那是一串熟悉的符号和一列亲切的文字,那是被我遗弃的方法和妈妈写下的忠诚劝告。

文字本无言,在纸条上便成为心灵的传递者。风继续吹,吹走纸条,却吹不散回忆。

(指导老师彭莉莉)

新闻推荐

“煤城瓷都”变身“智慧华亭”

本报兰州讯(记者施秀萍)免费WIFI处处有,公交信息掌上查,拥堵路段早知道,“电子医生”随时看……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华亭县与甘肃广电网络公司携手,投资1.42亿元,历时两年铺设4700公里光缆,让关山脚下的“...

华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华亭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