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光照亮奋进之路 崇信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见闻
清晨,满河朝霞;入夜,灯光璀璨……自2019年崇信县部署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来,一场场攻坚战接续打响,崇信城乡面貌正发生着从“面子”到“里子”的全面革新,散发出更加迷人的魅力。
斑马线上的文明
“您好,现在是红灯,请等绿灯亮后再过马路。”在崇信县双拥路十字路口,县城市执法局干部、党员志愿者王剑正耐心引导行人过马路。
王丹是团县委干部,也是一名交通劝导员。她认为,市民让出的一小步,是城市文明迈出的一大步。希望通过更多人的努力,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的出行环境。
交通路口斑马线,也是城市风景线。县公安交警大队副大队长张富军告诉记者,“礼让斑马线”不仅是机动车的文明行为,也是行人应该遵守的规则。通过全县150多名志愿者不懈努力,文明交通劝导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市民乱穿马路、非机动车闯红灯现象明显减少。
文明新风拂过路口,劲吹全域。一抹抹“志愿红”忙碌穿梭在大街小巷、社区楼院、抗疫一线……目前全县建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220个,培育了“有事说一声”“科技小板凳”等12个县乡村文明实践活动品牌,文明的种子在群众心中扎根,催生出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
市民可感的幸福
民生所指,就是文明所在。崇信县集贸市场公共卫生间的改变,让市民赵虎所的生意有了“人气”。赵虎所说,自己在集贸市场做生意多年,摊位靠近市场公共卫生间,以前脏乱差,气味难闻,过路人都绕着走,现在好了,改造后的卫生间干净敞亮,如厕环境大变样。
“有了这个‘宝贝’,烧炉子取暖更踏实了。”木林乡崖窑村村民王栓成口中的“宝贝”,是村文明实践站志愿者送来的一氧化碳报警器。木林乡党委书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所长张永刚说,乡上探索开展了“陪你唠唠嗑”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留守人员和特困群众有啥“难肠事”,志愿者们心里都有本账。
绿树成荫,花团簇拥,街区垃圾箱更换一新,干净安全的休息座椅覆盖公园、广场和公交站台……“好事办到了老百姓心坎上了。”看着城市一天天变美,今年87岁的鱼堡子社区居民杨桂莲高兴地说,自己腿脚不方便,如今坐着等公交车舒心多了。
“群众的期望,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县城市执法局局长魏建宁说,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崇信县深入开展市容环境整治“十大攻坚”工程,促使一系列“微治理”“微服务”落地生根,让市民在细节中感知文明力量、共享文明成果。
城市如画的景致
春色渐浓。崇信县五龙山十里桃花成为游客新的打卡地。进入县城西区,美景相随的油葫芦嘴拓展了城市空间,市民又拥有了一道新的景观长廊。
“县城建设要突出山水特色,打造文化之城、绿色之城、养生之城、诚信之城、创新之城,建设森林城市、园林城市、旅游城市、精致城市。”县委书记张拴会在调研全县城市更新行动时如是说。
谋定而后动。在崇信县委、县政府的高位推动下,“三荒造林”、景观廊道、美丽乡村绿化等生态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全县城区绿化覆盖率达53.11%,森林覆盖率达36.04%。
以文明城市创建为总牵引,崇信县深入推进城市更新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提质、城市生态优化、城市管理提升四大工程,大力实施县城西区扩建、新区开发、棚户区改造等一批城镇化建设项目,城市建成区面积达5.6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到44%……
一城文明风,举目皆是景。眼下,崇信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路上日夜兼程、砥砺奋进。
新闻推荐
本报崇信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田丽媛通讯员郑娟张凯丽)“一缕清风半轮月,深山幽处暗举哀。回忆往事肠欲断,追荐唯有眼中血...
崇信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崇信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