汭河两岸春潮涌 崇信县春耕备耕进行农业生产侧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薛砚 通讯员 赵富生
草木萌发,春光融融,崇信县汭河清波荡漾,两岸一派忙碌。农民不误农时,开启了今年的“春忙季”,清理残膜、运粪施肥、剪枝防虫、栽菜移苗,耕耘新的希望。
连日来,崇信县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农业生产,在严格做好防疫的基础上,组织农民抢抓农时忙春耕、勤备耕。
大棚蔬菜吐新绿
在崇信县阳光生态苗木繁育有限公司,日光温室里一排排育植的辣椒、黄瓜、甜瓜苗绽放新绿,生机盎然。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侯军鹏介绍,通过指导村社农户自育、企业集中培育,目前全县有瓜菜种苗360万株,能够满足春耕生产需要。
“群众从种菜中尝到了甜头。”县农业科技示范中心技术员王成玉介绍,“这段时间,我们主要指导菜农做好追肥、吊蔓、控温和病虫害防治,群众积极性很高。”中心示范带动锦屏镇野雀、李家沟两村48户群众从事蔬菜产业,目前91座日光温室苗木移栽已全部完成。
“再过四五天,第一茬黄瓜就上市了。”锦屏镇于家湾村村民李东红顾不上吃午饭,挨个棚查看墒情,浇水上肥,打叉理蔓,每一道工序都做得认真细致。“早春黄瓜平均每株长11个或13个叶子时就能摘头一茬黄瓜,1座棚产量至少在1万斤。早上市的黄瓜价格好,1斤能卖到两块钱。”李东红笑着说。
种菜有技术,致富有奔头。在崇信,像李东红这样的菜农很多,汭河川区多数群众以菜为业、增收致富。全县建成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37个,蔬菜种植面积连续三年稳定在5万亩以上。
苹果园里春管忙
误了春管,就会影响丰产。连日来,崇信县柏树镇的果农们忙着给苹果树整形剪枝。果园内,工人们戴上口罩,两人一组剪枝、抹药,紧张有序……
“工人们每次入园先消毒,每天测三次体温,干活期间全程戴口罩。”平凉龙泉源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马建强介绍,公司从2月16日开始复工,重点对果树过低枝、重叠枝、基角特小侧枝进行整形修剪,3月1日开始春灌和清园。
农业企业及时复工复产,为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每天务工有70元的收入,还能照顾家。”崇信县柏树镇闫湾村村民马红梅说,春节后她已在村里的果园上班10天了。
据侯军鹏介绍,崇信县18家重点农业企业有17家已复工,复工率94.4%,全县果园春季管理25094亩。
收集废膜村貌靓
2月25日下午,崇信县黄花乡高庄子村废旧农膜回收点热闹起来,三三两两的村民运来废膜兑换新膜,个个满脸欢喜。
农田废膜不再随风“流浪”,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高庄子村支部书记朱存林介绍,5公斤废膜兑换1公斤新农膜,这种方式很好地调动起群众参与环境卫生整治,使农田、路边、树梢上的白色垃圾得到有效治理。
“既回收了垃圾,又换回了新膜,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高庄子村村民曹得龙边干活边说,家里今年计划种植3亩饲草玉米,兑换的新膜足够今年春季用。
近年来,崇信县积极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旱作农业技术,在各乡镇积极推行地膜“以旧换新”,保障了春季顶凌覆膜地膜供应。据县农环站站长刘克奇介绍,今年县里集中采购地膜40吨,回收的废旧农膜以每立方米80元的价格交由甘肃天兰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加工处理。
放心农资送上门
受疫情影响,村民李治娃无法出远门购买农资,只好在村里的综合服务社通过电话预约了4袋尿素,没想到县金马供销农资有限责任公司不到半小时就把农资送到了家门口。疫情防控期间,崇信县主动为农资经销商配发绿色通行证,开展上门配送服务,降低了人员外出聚集造成感染的风险,满足了农民的备耕之需。
“选种子和买化肥不同,多数群众要上门挑了才放心。”县良种中心主任黄勇说,为减少人员聚集,县良种中心组织人员到乡镇设点销售或引导群众错峰购买,正大12、先玉1321、富友968等玉米种子储备充足。目前全县各类农资储备齐全,共储备化肥6745吨、农药7.7吨、种子2480吨、农膜1070吨、有机肥7500吨,能够满足春耕生产需求。
新闻推荐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崇信县各级劳动模范积极作为,肩负起社会责任,通过不同方式,奉献爱心和力量,助力疫...
崇信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崇信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