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农增收“牛”产业

甘肃日报 2019-09-06 06:20 大字

农户散养的平凉红牛。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朱宇鲲

初秋时节,崇信县窑洞养牛示范带,一头头红牛毛色微红、体形健硕,或在一座座土庄院的空地上徜徉,或悠闲地吃着青贮饲料……

今年79岁的梁忠仁世代居住在锦屏镇平头沟村,养了一辈子牛,对牛有着深厚的感情。2017年,崇信县探索推行窑洞养牛,他在镇村统一规划改造的窑洞养牛示范带内重拾老本行,开始养牛。

梁忠仁养牛的决定,遭到了儿孙们的普遍反对,但他的态度却很坚决:“不养牛没精神,和牛在一起,精神就来了!”

如今,梁忠仁养牛已经养出了心得:“窑洞养牛宽敞,牛活动空间大、舒服,并且有黄土味,牛也不容易生病。”

今年梁忠仁一共养了7头牛。年底,他打算卖掉一头大牛3头牛犊。“大概能收入将近3万元吧。”梁忠仁说。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崇信县结合群众素有窑洞养牛的传统以及窑洞养牛冬暖夏凉、造价低廉,牛接地气、疾病少等特点,在3年时间内建成平头沟—姚洼、凉水泉—高年2个窑洞养殖示范带,累计改造窑洞387孔,养殖红牛1200多头,带动周边贫困群众通过养牛实现脱贫致富,使“土窑洞”变成了“金窝窝”。

平凉自古畜牧业就很发达,是西北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和畜产品“旱码头”。新中国成立时,养牛受到保护和发展,牛成为平凉农业的主要生产资料之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平凉养牛业加速由役用向肉用方向转型,建立了甘肃省第一个肉牛生产基地,引进秦川等国内优良品种和肉牛生产技术,应用先进饲养管理技术,加快品种改良,牛的饲养规模和商品量迅速扩大,养牛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以牛为主的草畜产业逐渐成长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平凉红牛肉质细嫩、香味独特、大理石花纹明显,可与日本和牛媲美。”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会长许尚忠等专家认为,平凉红牛具有品种基因好、饲草料好、屠宰工艺好、生态环境好等四大优点。2018年3月,在平凉市召开的平凉红牛产业发展战略座谈会上,国内外专家再次对平凉红牛肉质进行了现场品鉴,认为平凉红牛优质高档牛肉已达到日本A5级标准。

至2018年底,平凉市肉牛饲养量70万头,标准化规模养牛场426个、肉牛专业合作社1012个,发展肉牛大户1.67万户、带动8.4万户贫困户发展肉牛产业,年牛肉产量3万多吨,牛产业总产值72亿元,重点养殖区域农民人均养牛收入3000多元。

新闻推荐

县上领导调研集中连片废弃可改造养牛窑洞情况

8月10日,县委书记王锦,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张拴会带领调研组,对全县集中连片废弃可改造养牛窑洞情况进行调研。县委副书...

崇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崇信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