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节”来临话丰收

甘肃日报 2018-09-23 07:11 大字

本报通讯员张荣赵富生

9月15日,崇信县锦屏镇于家湾村的刘永军早早起床换了新衣,匆匆赶往县城,参加县里举办的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2018年农产品展销会开幕式。

开幕式上,刘永军风风光光地登上台,分享起了致富经验:“目前我经营4座日光温室,除过人工、种子、肥料等开销,年均收入在8万元左右。”

从山东打工返乡后,刘永军建起了崇信县第一座日光温室。通过不断实践探索,他不仅自个儿致了富,还带动全村300多人从事蔬菜种植。村里成立了蔬菜专业农民合作社,培育了崇信芹菜、崇信甜瓜、崇信西瓜等名优品牌,为群众增收致富踏出了一条新路。“旺季一斤崇信甜瓜可以卖到15元,一棚甜瓜毛收入2万元,纯利润在1.4万元左右。”刘永军告诉笔者。

崇信县地理位置独特,气候相对凉爽,饲草资源丰富,是发展牛产业的最佳适宜区。县农牧局局长李青云介绍,近几年,崇信红牛牛肉产品已跻身高端市场,加之市县政策的大力扶持,使许多农民看到了牛产业发展的春天。

“去年我参加了全县南赛区赛牛大会,只拿了二等奖,今年要争取拿冠军。”崇信县新窑镇新窑村的养殖户赵成效说,现在养牛政府有补助,加上伊顺祥牛业公司的大力支持,销路不用愁。2012年年底,他筹资建起了牛棚,目前牛存栏22头,每年出栏在8至9头,年均收入在7万元左右。养牛越来越有奔头了,他也于前年摘掉了“穷帽”。

“农民也有了自己的节日,感觉真自豪。”崇信县柏树镇信家庄村村民信国辉是一名苹果种植户,近几年,他把自家的6亩地都变成了苹果园,现在每年收入都在4万元以上。在他的带动下,信家庄村家家户户都种上了苹果,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种果虽然周期长,人力、物力投入也大,但只要大家有决心,能吃苦,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信国辉信心满满地介绍着自己的致富经验。

新闻推荐

古树奇木看崇信

关河华夏古槐王本报通讯员石军菩提树本报通讯员石军赵湾村古槐庙台古槐本报通讯员石军三异柏本报通讯员李佳红古龙柏本...

崇信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崇信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