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康养游客感受大家庭的温暖 盐边县着力擦亮“康养攀枝花 党员请到家”党建品牌

攀枝花日报 2022-01-24 04:49 大字

主题党日活动中,康养党员们热议红格发展。

□本报记者 梁波 文/图

“明年肯定还要来!”1月21日上午,在盐边县红格度假区太阳湖公园里,第一次来到红格镇感受冬季康养的62岁成都游客安平一边悠闲地散步一边对记者说。

和安平一样,在政府推介、媒体融合宣传、民间口口相传共同形成的牵引力下,攀枝花的阳光和盐边的滋味,如磁铁般吸引着众多康养人群涌进红格。数据显示,去年入冬至今,来到红格镇的康养老人、游客已达1000余人,仅红格七组康养旅游聚居点就有482人。

为什么选择红格?记者采访了几位康养游客,最一致的回答是:这里之所以让人留恋,不光因为有温暖的阳光,还有温暖的人。来到红格康养,已不仅仅是单纯的休闲度假,更是一种有组织、有内涵的大家庭生活方式。

1月19日,红格镇康养党员临时党支部组织开展了“滋味盐边·康养红格”主题党日活动,在红格镇康养的来自成都、内江、资阳等地的43名党员参加了活动。康养党员们先后参观、游览了县档案馆、七一公园、二滩大坝、二滩建设展览馆、千田湾等景点。在七一公园入口处,康养党支部的党员们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在三滩傈僳酒家,盐边县委组织部、红格镇党委政府的相关负责人与参加活动的外地康养党员们进行深入交流,对他们来盐边康养表示欢迎,并就盐边县当前“钒钛首县 滋味盐边”的发展定位以及县域钒钛资源、特色美食等优势和红格镇未来发展规划作了详细讲解,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支持盐边、宣传红格。

外地康养党员们对有组织的康养活动满怀热情,来自成都的党员段春和来自资阳的党员鲁文博表示,在盐边康养既能养生又能养心,感谢盐边县各级党委政府对康养党员的关心与帮助,让大家不光是愉悦了身心,又可以就近参加组织生活,持续有效锤炼党性,“康养结束回去后,我们一定会主动做盐边的宣传员,让更多的人知道盐边、了解盐边、来盐边康养旅游。”

事实上,这样的活动在红格镇康养党员临时党支部已经成为长效机制,也是盐边县做好“阳光”文章,建强“内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盐边县着力在擦亮“康养攀枝花 党员请到家”党建品牌上下功夫,立足康养产业党建“五个一”工作路径,为外地入盐过冬的康养党员建立了“红色党员档案”“绿色健康档案”的双色档案机制,让外地康养党员找到组织的“家门”,感受组织的温暖。

目前,盐边县已建立23个康养党员服务中心、康养党员服务站、康养党员之家,建立4个康养临时党支部,开展本地党员、康养党员、康养群众“1+1+N”结对活动,由本地党员带动康养党员帮助康养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其中,红格镇红格村七组依托康养党员之家,广泛开展本地党员、康养党员、康养群众“1+1+N”结对活动,吸引500余人次康养党员和3000余人次康养人员参加。县人民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县中医院等以分片坐班的方式,定期为外地康养人群提供医疗咨询、免费体检、快捷就医、康复理疗等服务工作。

连续6年到红格康养的党员何良平告诉记者,他最深的感受有两点,一是在盐边康养很舒服,县委县政府发展康养旅游的决心很大,他每年来都能明显感受到变化,去年他在红格住了70天,发现一出门,村里就有图书馆、乒乓球台、花道等设施,道路平整,还有便捷的旅游公交车,休闲游玩的去处也多了,尤其是新建的太阳湖公园很漂亮;二是在盐边康养很感动,他住在乡村民宿里,民宿主人一家完全把他和老伴当成了长辈,给予了非常贴心的照顾,镇上的干部经常来看望,嘘寒问暖,还有医护人员定期上门免费体检、提供诊疗服务等。

为做实康养产业,红格镇以建强康养党支部为基础,发挥村级基层党组织作用,针对各类康养老人、游客开展“康养服务、康养建议按需改进,康养项目、组织活动按需点菜”的行动。目前,红格七组建立了“康养党员大家庭”微信群,邀请了30多名康养党员入群,大家在群里可随时提建议、提方案、提需求。

新闻推荐

四川新增5个“中国天然氧吧”

本报讯(王悦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杜铠兵)12月29日,记者从省气象局获悉,根据中国气象局日前公布的2021年“中国天然氧吧...

盐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盐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