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五微”,让法治润泽民生

攀枝花日报 2021-09-16 05:18 大字

本报讯(黄世贤 记者 周越)日前,西区玉泉公证处接到一名盐边县居民的咨询电话称,有10多名曾在贵州省务工的工友为领取工资,需本人到贵州省某地方银行办理银行卡激活等事宜,但因大家工作繁忙,不能每个人都亲自前往当地,欲委托其中一位工友去办理,问玉泉公证处是否能为其办理委托公证。玉泉公证处当即表示可为其开辟绿色通道办理。办理中,工作人员在认真审核这10多名农民工的身份和证明材料后,反复告知委托的法律意义和后果,并提醒每一名农民工,该委托事项存在一定风险,需要足够信任受托人。在确认无误后,工作人员为他们办理并出具了公证书。这是西区司法行政系统学史力行,聚焦“五微”(上好微课堂、做好微治理、争当微榜样、实行微解答、增强微智慧),践行法治,服务民生的鲜活事例。

西区司法行政系统依托各社区建立的院落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等党组织以及党员联系服务住户,扩大“法律明白人”培养范围,培育党员普法力量;在每个村组挑选出一两户威望高、法律意识强、有公益心的“法律明白人”作为“法治宣传骨干”,培养了法律明白人252人。自7月以来,区司法局组织法律专业人员结合普法宣传“一月一主题”,先后到清香坪街道、陶家渡街道、大宝鼎街道的各个社区开设特色法治讲堂,对宪法、民法典、常态化疫情防控、扫黑除恶、反电信诈骗、道路交通安全等法律法规进行宣传,培养传递“遇事找法”的法治思维。

充分发挥网格微信群、“知微吧”“杨桂丽调解室”等自治平台媒介作用,定期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协调,研判问题,共商解决方案,让群众充分参与居民自治,实现了“有事大家议、有话大家说、有话大家聊、有难大家帮”。各司法所组织群众参与讨论征地拆迁、垃圾分类、老旧小区改造、破损路面和排污渠道整修以及照明、绿化、环卫设施建设等为民实事100余次;指导规范了26个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吸收热心公益事业、威信高、调处矛盾能力强的“五老志愿者”,打造了一支308人组成的调解队伍,通过调解化解矛盾纠纷548件。

把遵纪守法、学法用法作为开展党员示范家庭、最美退役军人、最美家庭等评比活动的重要内容,选树了雷永、陆学英等一批模范典型,以身边人、身边事让广大居民做有方向、学有榜样。先后开展了“百善孝为先”“文明花开·暖心河门口”“‘逢9’生日会”等特色活动,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中温暖居民心;开展“微心愿”“阳光小梦想”、志愿服务和走访慰问困难群体等活动,共帮扶困难群体100人。

在全区建立26个公共法律服务站,组建了一支由司法所所长、村(社区)法律顾问、法官、检察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组成的普法队伍;对涉及邻里纠纷、土地边界、房屋建设等问题,运用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线上+线下”普法200余次,解答法律咨询300余件。

聚焦“大平台共享、大系统共治、大数据慧治”工作格局,将各司法所与街道(镇)综治中心合署办公,发挥“雪亮工程”作用,建立形成了立体化治安智能防控网络,为打击犯罪,维护辖区稳定提供了支撑。建立远程会见室,普及“会见系统”,服务罪犯家属54人次。创新运用微信普法,变“面对面”普法为“键对键”普法,发布涉及森林草原防灭火、村(社区)两委换届、扫黑除恶等工作的相关法律知识200余条,群众法治意识得到明显提升。

新闻推荐

法律援助为困难群体撑起“一片天”

本报讯(记者刘鲲)日前,冷正翠代表50名被欠薪的农民工,将写有“公平正义促和谐,法律援助解民忧”的锦旗送到盐边县法律援助...

盐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盐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